[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测色母粒的熔融指数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57684.6 | 申请日: | 2022-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03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兆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力越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04 | 分类号: | G01N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李传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色母粒 熔融指数 测试仪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色母粒的熔融指数测试仪,涉及色母粒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主机,所述主机上安装有显示屏。本申请通过检测筒、定值砝码、封堵板和激光测距仪等结构间的配合设置,用户进行检测前,首先通过激光测距仪检测定值砝码的高度,待检测后,再次通过激光测距仪检定值砝码的高度,高度差即为检测过程中挤出的色母粒的高度,用户可通过高度差和检测筒筒径计算挤出的色母粒体积,并根据色母粒的密度和体积计算出色母粒挤出的质量,从而计算出色母粒的熔融指数,尽量避免了现有方式采用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色母粒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色母粒的熔融指数测试仪。
背景技术
熔融指数测试仪是在规定温度条件下,用高温加热炉使被测物达到熔融状态。这种熔融状态的被测物,在规定的砝码负荷重力下通过一定直径的小孔进行挤出试验,通过挤出的质量可以判断该物料的熔融指数。
熔融状态的色母粒由于具有一定的粘性,在挤出后部分色母粒会附着在挤出孔的下方,导致收集的色母粒质量小于实际挤出的色母粒质量,从而导致色母粒的熔融指数检测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熔融状态的色母粒由于具有一定的粘性,在挤出后部分色母粒会附着在挤出孔的下方,导致收集的色母粒质量小于实际挤出的色母粒质量,从而导致色母粒的熔融指数检测不准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色母粒的熔融指数测试仪。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色母粒的熔融指数测试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检测色母粒的熔融指数测试仪,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主机,所述主机上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机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杆中间段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卡环,所述卡环内腔中可拆卸连接有检测筒,所述检测筒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与所述检测筒内腔相连通,所述排料管外表面上套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侧壁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底部转动连接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下方的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封堵板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筒内腔中设有滑板,所述滑板与所述检测筒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值砝码,所述定值砝码的正上方设有红外线测距仪,所述红外线测距仪与所述主机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红外线测距仪的检测端与所述定值砝码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用时,用户首先通过外部密度检测仪检测出呈熔融状态的色母粒的密度,然后用户将定值砝码和滑板从检测筒内腔中取出,并向检测筒内腔中倒入适量的熔融色母粒,然后用户转动封堵板将排料管底部封堵后,重新将定值砝码和滑板放入检测筒内部,待定值砝码停止下滑后,用户启动激光测距仪检测定值砝码与激光测距仪之间的间距,并记录在主机上,然后用户转动封堵板将排料管的底部打开,并静止规定的时间,然后启动电机,通过电机带动封堵版转动再次将排料管底部封堵起来,此时用户第二次启动激光测距仪检测定值砝码与激光测距仪之间的间距,并记录在主机上,用户将两侧测量的数值相减即可得出定值砝码沿检测筒下滑的距离,然后根据检测筒的筒径,即可通过主机计算单位时间内挤出的熔融状态的色母粒的体积,最后根据色母粒的体积和密度即可计算出挤出的色母粒的质量,从而得到色母粒的熔融指数。尽量避免了熔融状态的色母粒由于具有一定的粘性,在挤出后部分色母粒会附着在挤出孔的下方,导致收集的色母粒质量小于实际挤出的色母粒质量,从而导致色母粒的熔融指数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卡环靠近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卡环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侧壁相螺接。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螺纹杆用于件卡环固定在支撑杆上,采用螺接的连接方式进行固定,不仅连接稳固,而且方便用户进行安装和拆卸。
可选的,所述检测筒位于所述卡环内腔中,所述卡环的外壁上螺接有限位栓,所述限位栓位于所述卡环内腔中的一端与所述检测筒的外表面相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力越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力越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576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