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握力棒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51089.1 | 申请日: | 202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36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姚远;张帆;张学睿;郑志浩;袁月;尚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3B22/00 | 分类号: | A63B22/00;A63B21/055;A63B23/12;A63B71/06;G16H2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14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握力 | ||
1.一种智能握力棒,包括握力棒(1)、状态检测模块(2)、状态检测计算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力棒(1)的两个手柄的中空管中分别安装了状态检测模块(2)和状态检测计算模块(3);所述的状态检测模块(2)包含外接充电用的接口1(21)、电池1(22)、六轴传感器1(23)、通信模块1(24);所述的接口1(21)与电池1(22)相连;所述的电池1(22)分别与六轴传感器1(23)和通信模块1(24)相连负责供电;所述的通信模块1(24)与六轴传感器1(23)相连负责将握力棒的状态数据传输给通信模块2(34);所述的状态检测计算模块(3)由外接充电用的接口2(31)、电池2(32)、六轴传感器2(33)、通信模块2(34)、边缘计算单元(35)构成;所述的接口2(31)与电池2(32)相连;所述的电池2(32)分别与六轴传感器2(33)、通信模块2(34)和边缘计算单元(35)相连负责供电;所述的边缘计算单元(35)分别与六轴传感器2(33)、通信模块2(34)相连,负责计算握力棒的状态数据,并通过通信模块2(34)发送给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握力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力棒(1)的两个手柄上都安装了压力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11)分别与对应的状态检测模块(2)中的通信模块1(24)和状态检测计算模块(3)中边缘计算单元(35)的连接,且每个手柄上的压力传感器(11)数量大于等于一,呈圆周阵列分布贴在每个握力棒(1)的手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握力棒,其特征在于:每个手柄的压力传感器(11)可数量为一个,为电阻应变式管状压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握力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口1(21)和接口2(31)为USB接口、TYPE-C接口或雷电接口中的一种,分别内嵌于握力棒(1)手柄的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握力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六轴传感器1(23)和六轴传感器2(33)分别为三轴陀螺仪和三轴加速传感器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握力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模块1(24)为内部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所述的通信模块2(34)为内部和外部通信模块,包含蓝牙模块和无线网卡模块;所述的通信模块1(24)与通信模块2(34)通过蓝牙模块相连,所述的通信模块2(34)通过无线网卡模块与云端数据库(4)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握力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缘计算单元(35)为基于CPU或FPGA且带有内存的计算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握力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缘计算单元(35)也可外接一个扬声器(36),用于播报运动实时信息,同时电池2(32)与扬声器(36)相连负责供电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510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面具有电磁干扰屏蔽层的芯片封装结构
- 下一篇:焊接料片防漏防错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