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隧道自清洁反光环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46396.0 | 申请日: | 2022-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04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亮;贾圆飞;陈静;谭正宇;杨萌;张瑞林;黄志勇;李振华;何奇飞;郑军;郑锐;朱欢;肖维;周志俊;陈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9/619 | 分类号: | E01F9/619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邵红波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隧道 清洁 光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隧道自清洁反光环,包括若干布设在隧道内的自清洁反光单元,自清洁反光单元包括沿隧道内壁轮廓设置且能旋转的反光装置,在反光装置一侧设有清洁装置,反光装置通过旋转与清洁装置进行摩擦自清洁;通过结构的双套筒设计,解决了目前反光环清洁困难,需要引用外部装置清洁,费时费力的问题。通过本装置,操作人员通过旋转把手即可旋转反光环摩擦内壁清洁装置进行反光环清洁,可以更便捷的进行手动清洁反光环,提高清洁效率和减少清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交通安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隧道自清洁反光环。
背景技术
隧道反光环,通过一定间距的安装在隧道内侧,当有车辆进入隧道时,反光环通过逆反射反射照射光线,来增强隧道轮廓边界和视觉效果,同时也能有效缓解行车疲劳,有较好的行车诱导和警示作用。但由于隧道为较为封闭的构造物,隧道内设施设备容易积累灰层等阻碍视觉认知的物质,需要定期清洁以保证设施的可认知性能,提高行车安全性。
本专利研发一种新型隧道自清洁反光环,由两层套筒构成,反光环在内侧套筒,嵌套在外侧套筒内,可通过端侧旋钮旋转内侧反光环与内壁摩擦,进行清洁,保证反光环的表面清洁,提高行车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隧道自清洁反光环。针对目前隧道反光环清洁困难,清洗装置电动或者人工清洁的方式,本发明通过对反光环进行重新设计,采用双套筒布设方式,将外侧固定套筒和内嵌反光环套筒组成一个新型反光环,通过端侧的旋转旋钮,可旋转内嵌的反光环套筒与外侧固定套筒内壁摩擦,实现内侧反光环的清洁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隧道自清洁反光环,它包括若干布设在隧道内的自清洁反光单元,所述自清洁反光单元包括沿隧道内壁轮廓设置且能旋转的反光装置,在反光装置一侧设有清洁装置,所述反光装置通过旋转与清洁装置进行摩擦自清洁。
上述清洁装置设置在反光装置上侧或下侧。
上述清洁装置包括沿隧道内壁轮廓设置的弧形固定装置,在弧形固定装置上靠近反光装置的一侧设有清洁海绵或毛刷,在反光装置端部设有旋转装置,所述反光装置通过旋转装置与清洁海绵或毛刷进行摩擦自清洁。
上述旋转装置包括设置在反光装置一端的手动旋转把手,所述手动旋转把手与反光装置转动连接。
上述弧形固定装置包括与反光装置相同的弧形架,弧形架的横截面为矩形、弧形或半圆形。
上述反光装置包括截面为圆形的反光环,圆形反光环表面设有反光膜。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新型隧道自清洁反光环,由外侧固定套筒,即弧形固定装置、内侧反光环套筒、端侧旋钮等构成。外层圆筒状为固定装置,固定于隧道内壁,圆筒内壁布设有清洁装置,内层套筒为反光环主体,嵌套在外层圆筒内侧,可多角度进行旋转。内层套筒表面为反光膜,可做反光环使用,端部安装有旋转旋钮,可通过旋钮进行转动,与外层套筒内壁进行摩擦清洁。
该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无需外接电
经过结构的全新设计,无需采用外部供电,通过旋钮转动内侧反光环即可手动实现反光环的清洁,减少能耗和符合节能的政策目标。
2、旋转式清洁结构
通过采用双套筒设计,外侧固定套筒嵌套内侧反光环套筒,外侧套筒内壁布设清洁装置,只需旋转内侧反光环套筒,即可轻松实现清洁功能,旋转式结构具备更好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463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型FPC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池注液的树脂弹簧密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