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窑址套箱吊装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42744.7 | 申请日: | 2022-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90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兵;卢丹;刘紫裔;程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大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B66C11/00;B66C13/16;B66C15/00;B66D1/1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周长福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窑址套箱 吊装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窑址套箱吊装机构,包括两个门型架体,呈对向安装固定在平面上;电葫芦升降装置,通过支撑架活动设置在两个门型架体上;和套箱,和电葫芦升降装置保持活动连接并在套箱的外侧上活动设置有射灯。所述吊装机构便于对套箱进行吊挂并提起,用于将地底下的窑具提升至地面上便于存储或者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提升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窑址套箱吊装机构。
背景技术
窑址,即窑所在的位置。一般指烧造过陶或瓷器的遗址,包括窑和作坊两部分。古代瓷窑往往在河流附近,南方龙窑常常建在有一定坡度的山坡上。判断是否是古代窑址,要看其是否发现窑具及烧窑的遗迹。
在窑址的挖掘中,需要将地底下的窑具挖出并送至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这就需要用到吊装机构。
现有的吊装机构通产是贯穿在地面开设的洞口上方,并通过电葫芦升降装置进行升降的(类似于井口的提升机构),这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窑具能够平稳的上下,通常洞口的正中央与电葫芦升降装置是在一条直线的,这就造成工作人员在取放物品时不是很方便,并且容易导致工作人员掉落进洞口内,具有较高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窑址套箱吊装机构,该吊装机构设置有可以直线移动的电葫芦升降装置,便于将提升至地面上方的套箱移动至安全位置后降落,降低工作人员操作时的安全隐患,并且可以保证电葫芦升降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窑址套箱吊装机构,包括两个门型架体,呈对向安装固定在平面上;
电葫芦升降装置,通过支撑架活动设置在两个门型架体上;和
套箱,和电葫芦升降装置保持活动连接并在套箱的外侧上活动设置有射灯。
进一步的,所述门型架体的顶部开设凹槽,在凹槽内开设有多个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滑杆,其底部设置滚轮并置于门型架体的凹槽内保持移动;
支撑梁,连接在两个滑杆之间并在支撑梁上安装有电葫芦升降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滑杆上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穿过滑杆与门型架体的连接孔保持固定。
进一步的,在两个滑杆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带动滑杆底部滚轮转动的驱动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套箱的顶部四角上设置有吊环,该套箱通过绳索穿过吊环与电葫芦升降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套箱的两侧外部设置有两个连接块,两个连接块之间通过杆体铰接有射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滑动的滑杆是便于对电葫芦升降装置进行直线移动,进而便于将套箱从地底提起后平放在地上,降低工作人员操作时的安全隐患。
通过设置滑杆上的螺纹杆以及门型架体上的连接孔是便于对滑杆进行固定,保证电葫芦升降装置升降时的稳定性。
通过设置套箱外侧铰接的射灯是便于底部工作人员装好套箱后通过旋转射灯给上方的人信号,示意进行提升,可防止地底无信号而影响通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门型架体;1.1、凹槽;1.2、连接孔;2、滑杆;3、螺纹杆;4、驱动电机;5、支撑梁;6、电葫芦升降装置;7、套箱;8、吊环;9、连接块;10、射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大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大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427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机载的鼠标与轨迹球两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境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