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滴丸装置中的供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38945.X | 申请日: | 2022-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39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杰;孙炜炜;蔡超;金皓;郑翊;李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黄鹤楼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56 | 分类号: | B01D29/56;B01F27/9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李鑫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装置 中的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滴丸装置中的供胶系统。其包括与滴头连通的第一胶桶,及向第一胶桶内供胶的第二胶桶,第一胶桶与第二胶桶间设有供胶管与回流管,第二胶桶包括与供胶管连通的出胶口,及与回流管连通的进胶口;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胶桶内,覆盖所述出胶口的滤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第一胶桶及第二胶桶及置于第二胶桶内的滤网,使得与滴头连接的第一胶桶内不会出现胶渣,避免了胶渣进入滴头内堵塞滴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滴丸装置中的供胶系统。
背景技术
滴丸剂是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后溶解、乳化或混悬于基质中,再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冷凝液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滴收缩冷却成小丸状的制剂。在现有技术中,滴丸剂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料桶与滴头直接连接的方式来进行供料生产。此类供料方式中,料桶内料液被消耗而液面下降时,部分料液会附着在料桶内壁,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结块,落入料桶内对滴头造成堵塞,影响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CN209735085U的装置提供了这样一种供胶过滤装置,其包括胶料存储槽和供胶桶,所述胶料存储槽与所述供胶桶之间设有通过供胶管道连接的过滤器组,所述过滤器组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设置的过滤器,每个所述过滤器均包括筒体以及均匀设于所述筒体内的若干个滤芯,若干个所述滤芯均平行于所述筒体的筒壁设置,不同的过滤器内设有不同精度的滤芯;所述胶料存储槽的出胶口处、所述供胶桶的入胶口和出胶口处均设有供胶泵。其中,由于滴丸剂存的生产料液可能是悬浊液,而滤芯会过滤掉悬浊液中的颗粒物,故此方法并不适用于滴丸生产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解决滴丸剂生产过程中料桶内易产生杂质堵塞滴头问题的供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滴丸装置中的供胶系统,包括与滴头连通的第一胶桶,及向第一胶桶内供胶的第二胶桶,第一胶桶与第二胶桶间设有供胶管与回流管,第二胶桶包括与供胶管连通的出胶口,及与回流管连通的进胶口;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胶桶内,覆盖所述出胶口的滤桶。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第二胶桶包括相互可拆卸式连接的桶体与桶盖,所述滤桶固定于所述桶盖上与所述桶盖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滤桶上设有连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供胶管上设有将第二胶桶内的胶液抽入第一胶桶内的胶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第一胶桶包括与供胶管连通的进料口,及与回流管连通的溢流口,进料口与溢流口相对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第一胶桶内设有滤网,滤网相对进料口及溢流开口靠近滴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还包括设于第二胶桶内的搅拌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供胶管靠近出胶口一端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计第一胶桶及第二胶桶及置于第二胶桶内的滤网,使得与滴头连接的第一胶桶内不会出现胶渣,避免了胶渣进入滴头内堵塞滴头的问题。
2.通过设计搅拌机构及阀门使得可在第二胶桶内对料液进行调配,同时避免了料液在第二胶桶内受热不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用于滴丸装置中的供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胶桶;11、进料口;12、溢流口;2、第二胶桶;21、出胶口;22、进胶口;3、供胶管;4、回流管;5、滤桶;51、连接口;6、胶泵;7、滤网;8、搅拌机构;9、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黄鹤楼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黄鹤楼新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389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