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种类电池协同式储能电池插箱及电池簇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37637.5 | 申请日: | 202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14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运;刘明义;徐若晨;孙周婷;张江涛;贾志全;曹传钊;刘大为;曹曦;裴杰;朱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51;H01M50/244;H01M10/615;H01M10/627;H01M50/2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曲进华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种 电池 协同 式储能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种类电池协同式储能电池插箱及电池簇,电池插箱包括箱体、锁紧装置和散热装置,箱体设有若干个电池承载机构,箱体内通过电池承载机构安装有至少两种电池模组,若干个电池模组之间间隔布置,箱体内安装有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模组通过电压采集线连接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模组通过锁紧装置锁紧在电池承载机构上。电池簇包括至少两种电池插箱。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插箱及电池簇采用多种类的电池模组,可以发挥每种电池模组各自的优异性能,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应用范围更加广泛,降低储能电站的成本;电池模组或电池插箱均间隔排布,且设有散热装置,提高电池降温速率和散热效果,提高安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种类电池协同式储能电池插箱及电池簇。
背景技术
目前储能用电池簇只采用锂离子电池或其他一种电池,各自的优缺点都很突出。锂离子电池倍率和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优异,但是锂离子电池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同时锂离子电池制造成本高,回收市场暂不完善,环境依赖性高,低温下充电容易析锂产生锂枝晶,造成电池内短路引发安全事故,这些也是锂离子电池明显的缺点;管式胶体电池,铅炭电池,铅酸电池等具备优异的安全性能,制造成本低,环境依赖性不高,低温下可充电,具有完备的回收市场,可以弥补锂离子电池的缺点,但这一类电池的循环性能、倍率以及比能量都不如锂离子电池,制约着这一类电池的推广。由于现有技术中都是采用单一电池进行成簇,如果需要不同种类的电池,还需要不同的电池簇,增加了成本,而且很不方便。同样的,电池插箱也有相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种类电池协同式储能电池插箱及电池簇,实现多种电池的协同效果,降低成本,并提高安全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出一种多种类电池协同式储能电池插箱,包括:箱体、锁紧装置和散热装置,所述箱体设有若干个电池承载机构,若干个电池承载机构呈矩形排布,箱体内通过电池承载机构安装有至少两种电池模组,若干个电池模组之间间隔布置,箱体内安装有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模组通过电压采集线连接电池管理系统,箱体外部设有若干个电极组,电极组的组数与电池模组的种类相同,每个电极组包括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箱体内同一种电池模组的正极通过铜母线相连,最终连接于箱体外部对应的正极电极,箱体内同一种电池模组的负极通过铜母线相连,最终连接于箱体外部对应的负极电极;所述电池模组通过锁紧装置锁紧在电池承载机构上;所述散热装置安装在箱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插箱采用多种类的电池模组,可以发挥每种电池模组各自的优异性能,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应用范围更加广泛,降低储能电站的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或电池插箱均间隔排布,且设有散热装置,提高电池降温速率和散热效果,提高安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锁紧装置,使电池模组在电池插箱内更加稳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承载机构为安装板,安装板底部与箱体之间固定有加强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装置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第一卡扣固定在电池模组上,第二卡扣固定在电池承载机构上,第一卡扣上设有钩体,第二卡扣上铰接设有卡环,卡环与钩体之间相互卡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装置设有若干个,其中,第二卡扣设于电池承载机构的前侧以及左右两侧,相应的,第一卡扣设于电池模组的前侧以及左右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第一安装板和钩体,钩体固定于第一安装板下端,第一安装板可拆卸固定连接于电池模组,钩体的开口方向为朝电池模组的水平方向或斜向上方向,第二卡扣包括第二安装板和卡环,卡环铰接于第二安装板的上部,第二安装板可拆卸固定连接于电池承载机构,钩体与电池模组之间留有用于卡环伸入钩体的间隙,通过转动卡环使卡环扣入钩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376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层桁架式悬挑模架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调压式烫金银箔印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