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给煤均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225226.4 | 申请日: | 2022-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36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喻国;罗小鹏;陈玉忠;赵志军;白辉辉;李志勇;王世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创星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C10/22 | 分类号: | F23C10/22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胡绪东 |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均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给煤均分装置,包括原煤仓,原煤仓与中心给煤机相连接,中心给煤机与称重式给煤机相连接,称重式给煤机出口与#1链式给煤机相连接,#1链式给煤机出口通过电动分料器分别进入锅炉#1给煤口和#2链式给煤机;#2链式给煤机装设有皮带秤,通过电动分料器分别进入锅炉#2给煤口和#3链式给煤机,#3链式给煤机装设有皮带秤,#3链式给煤机出口原煤经过与锅炉#3给煤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能精准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每条给煤线路的3个给煤口均匀给煤,控制每条给煤线路的总煤量基本相同,就可以保证锅炉每个给煤口均匀给煤,保证锅炉总体热平衡及物料平衡,提高炉膛内的温度分布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给煤均分装置。
背景技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传统能源的逐步退出,必须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的基础上。当前情况下,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地利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
燃煤发电在我国电力工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也是我国煤炭利用的主要途径。虽然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种类众多,但是其中含灰量较高的高硫劣质煤比重较大。此外,在煤炭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洗中煤、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副产物。这些劣质煤和低热值难燃燃料难以在传统的煤粉燃烧技术中得到有效应用。而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燃料适用性广,在燃用劣质煤和低热值燃料的过程中仍能保证燃烧稳定。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在工业领域之中,随着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逐步成了我国当前所使用到的一种高效益、低污染的清洁煤燃烧技术。
如今,循环流化床锅炉容量不断增大,更多的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投入运行,从许多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情况来看,炉膛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尤其是水平扩散明显不均匀,导致炉内热负荷不均匀,受热面可能发生热应力疲劳变形,增加管壁的磨损,最后引起爆管。同时,炉膛及受热面会存在局部超温,可能会发生结焦和爆管的危险。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每条给煤线路对应锅炉的3个给煤口,存在各给煤口的煤量分配不均的情况。煤量的分配不均匀会导致床温的不均匀,从而影响炉内燃烧,因此保证均匀给煤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总体热平衡及物料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给煤均分装置,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每条给煤线路的3个给煤口均匀给煤,保证锅炉总体热平衡及物料平衡,提高炉膛内的温度分布均匀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给煤均分装置,包括原煤仓,原煤仓与中心给煤机相连接,中心给煤机通过落煤管与称重式给煤机相连接,称重式给煤机装设有皮带秤一用于称重总的给煤量,称重式给煤机出口通过落煤管一与#1链式给煤机相连接,#1链式给煤机出口装设有电动分料器一,电动分料器一将原煤分为两部分,分别进入锅炉#1给煤口和#2链式给煤机,一部分原煤经过与锅炉#1给煤口相连接的落煤管二和气动闸板门一进入炉膛,另一部分原煤进入#2链式给煤机;#2链式给煤机装设有皮带秤二用于称重#2链式给煤机的给煤量,#2链式给煤机出口装设有电动分料器二,电动分料器二将原煤分为两部分,分别进入锅炉#2给煤口和#3链式给煤机,一部分原煤经过与锅炉#2给煤口相连接的落煤管三和气动闸板门二进入炉膛,另一部分原煤进入#3链式给煤机;#3链式给煤机装设有皮带秤三用于称重#3链式给煤机的给煤量,#3链式给煤机出口原煤经过与锅炉#3给煤口相连接的落煤管四和气动闸板门三进入炉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创星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创星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252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