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制罐模具包组件及制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24720.9 | 申请日: | 202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58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安旭;施文泰;周宏伟;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1/34;F16F15/08;B08B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模具 组件 设备 | ||
1.一种高速制罐模具包组件,用于与冲头配合,以对坯体进行冲压加工,所述高速制罐模具包组件包括再拉环组件、多个减薄环组件和多个隔环,所述再拉环组件与多个减薄环组件沿选定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隔环设置在相邻两个减薄环组件之间,所述再拉环组件、多个减薄环组件和多个隔环围合形成与冲头匹配的模腔;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减薄环组件与一隔环之间还设置有减振环组件,所述减振环组件的部分暴露在所述模腔内,且当以所述高速制罐模具包组件与冲头对坯体进行冲压时,所述减振环组件暴露在模腔内的部分能够与所述坯体接触且产生可恢复的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制罐模具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环组件的内环面暴露在所述模腔内,所述减振环组件靠近内环面的部分为能够产生可恢复形变的弹性结构;
并且,与所述内环面对应的模腔部分的最小径向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冲头的最大径向尺寸,或者,所述内环面对应的模腔部分的最小径向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冲头的最大径向尺寸与坯体的厚度之和;
和/或,所述内环面为圆环面,所述内环面对应的模腔部分的最小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冲头的最大直径,或者,所述内环面对应的模腔部分的最小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冲头的最大直径与坯体的厚度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制罐模具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环组件包括减振环和减振圈,所述减振环具有朝向所述模腔的第一内环面,所述减振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环面上,所述减振圈具有暴露在所述模腔内的第二内环面,至少所述减振圈靠近第二内环面的部分为能够产生可恢复形变的弹性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制罐模具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圈的第二内环面具有沿自身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模腔的直径大于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模腔的直径,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朝向与所述减振环组件相邻的隔环的一侧;
和/或,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平顺连接;
和/或,在所述减振圈的轴向上,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减振圈两端部之间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制罐模具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圈整体为能够产生可恢复形变的弹性构件;
和/或,所述减振圈内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孔洞;
和/或,所述减振圈内部设置有多个孔洞,多个所述孔洞环绕所述模腔分布;
和/或,所述孔洞为沿所述减振圈的轴向贯穿所述减振圈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制罐模具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圈还具有与所述第二内环面背对设置的第二外环面,所述第二外环面朝向所述减振环的第一内环面,以及,所述第二外环面上还设置有至少一沟槽;
和/或,所述第二外环面上还设置有多个沟槽,多个所述沟槽环绕所述模腔分布;
和/或,多个所述沟槽组合形成多个沟槽组,多个沟槽组沿减振圈的轴向依次设置;
和/或,所述沟槽为沿所述减振圈的周向设置的弧形槽或环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制罐模具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环的第一内环面包括沿自身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所述减振环的轴向上,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朝向与所述减振环组件相邻的隔环的一侧,在所述减振环的径向上,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远离减振圈的一侧,其中,所述减振圈设置在所述减振环的第二表面上;
和/或,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接形成台阶面;
和/或,所述减振圈的第二内环面与所述第一表面齐平,或者,所述减振圈的第二内环面的局部沿径向凸伸至所述第一表面靠近模腔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2472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设工程防水外墙
- 下一篇:一种钢管拱肋内混凝土密实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