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印膜的定位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12107.5 | 申请日: | 202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12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钱菊英;殷铭;李苏;陈章炜;陈傲;夏妍;卢淡泊;刘牧吟;陈金香;李晨光;葛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G01N33/6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印膜 定位 固定 装置 | ||
1.一种转印膜的定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上表面固定有分子量指示器固定装置(11)、裁剪指示器滑轨(9)、第一压板组件(3)、第二压板组件(8)、第一滑轨(4)、第二滑轨(6);分子量指示器固定装置(11)内设有可拆卸的分子量指示器(2);裁剪指示器滑轨(9)上设有可滑动可拆卸的裁剪指示器(10);第一滑轨(4)上设有可滑动可拆卸的第一移动压杆组件(5);第二滑轨(6)上设有可滑动可拆卸的第二移动压杆组件(7);裁剪指示器(10)设于分子量指示器(2)上方;通过第一压板组件(3)、第二压板组件(8)、第一移动压杆组件(5)、第二移动压杆组件(7)作用在不同尺寸的转印膜的四个边上,将转印膜紧固在固定板(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印膜的定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裁剪指示器滑轨(9)长度方向、分子量指示器(2)长度方向、第一压板组件(3)长度方向、第二滑轨(6)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且均与裁剪指示器(10)的长度方向、第二压板组件(8)长度方向、第一滑轨(4)长度方向垂直,裁剪指示器(10)的长度方向、第二压板组件(8)长度方向、第一滑轨(4)长度方向相互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转印膜的定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裁剪指示器滑轨(9)的截面为T型结构,裁剪指示器(10)包括第二滑块(101),第二滑块(101)为C型结构,第二滑块(101)扣在裁剪指示器滑轨(9)上,且可以在裁剪指示器滑轨(9)上滑动;第二滑块(101)的上部设有裁剪指示杆(103),裁剪指示杆(103)与固定板(1)平行,裁剪指示杆(103)设于分子量指示器(2)上方;第二滑块(101)一侧与第二螺栓(104)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旋转第二螺栓(104),使得第二螺栓(104)一端穿过第二滑块(101)并顶在裁剪指示器滑轨(9)上;裁剪指示器滑轨(9)与裁剪指示杆(103)相互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转印膜的定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压板组件(8)与第一压板组件(3)的结构相同;第一移动压杆组件(5)和第二移动压杆组件(7)的结构相同;第一滑轨(4)与第二滑轨(6)的结构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印膜的定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轨(4)的截面为T型结构,第一移动压杆组件(5)包括第一滑块(51),第一滑块(51)为C型结构,第一滑块(51)扣在第一滑轨(4)上,且可以在第一滑轨(4)上滑动;第一滑块(51)的一侧设有可以转动的转轴(52),转轴(52)与移动压杆(53)一端固定连接,转轴(52)与第一滑块(51)之间通过扭簧连接,使得移动压杆(53)向固定板(1)上表面施加压力;第一滑块(51)一侧或顶部与第一螺栓(54)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旋转第一螺栓(54),使得第一螺栓(54)一端穿过第一滑块(51)并顶在第一滑轨(4)上;第一滑轨(4)与移动压杆(53)相互垂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印膜的定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子量指示器固定装置(11)为长方形线状镂空结构,分子量指示器(2)滑动嵌设于分子量指示器固定装置(11)内;分子量指示器(2)为不同规格的塑料模块,其上标明计量单位和适用下层胶的对应浓度,同时包含分子量大小数值和指示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印膜的定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裁剪指示器(10)位于裁剪指示器滑轨(9)的底端时,裁剪指示器(10)与分子量指示器(2)上的起始刻度线平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印膜的定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裁剪指示器滑轨(9)位于分子量指示器固定装置(11)的一侧,第一压板组件(3)、第二压板组件(8)、第一滑轨(4)、第二滑轨(6)均位于分子量指示器固定装置(11)的另一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印膜的定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1)的上表面设有光滑、坚硬的涂层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121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百子莲幼苗培育不易伤苗的移苗装置
- 下一篇:煤矿地下铲运车铲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