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用内变径导向管的点位测距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09201.5 | 申请日: | 202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85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峰;薛祥义;唐斌;李金山;寇宏超;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3/46 | 分类号: | G01B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彭博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用内变径 导向 测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用内变径导向管的点位测距规,包括测头和测杆,所述测头外径不小于测杆,所述测头顶端倒有环形部,此环形部与导向管变径过渡区的设计角度一致。本实用新型通过与导向管变径过渡区适配的测头允许测头前端完全抵达变径过渡区,根据测杆记录过渡区与管端的距离,在允许公差范围内即判定为合格,无需破坏成品进行检测,检测实现全面覆盖,精测精度高,在测杆上加装测距标尺,无需使用额外测量工具,且测量精度更高,测头与测杆的可拆卸连接,适配不同尺寸的导向管,提高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用导向管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用内变径导向管的点位测距规。
背景技术
锆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材料,广泛应用于水冷动力堆的堆芯材料中,锆合金导向管作为核反应燃料堆组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骨架支撑功能,同时又为控制棒提供了导向、减速和缓冲作用。因此,导向管的几何尺寸精度对反应堆的安全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核燃料组件导向管从结构形式上大体分为两类:一种是壁厚不变,内径、外径同时呈阶梯状变化的,如AFA2G组件用导向管;另一种是外径保持不变而内径发生变化,如AFA3G组件用Monobloc TM导向管。对外径不变、内径变化类型的导向管,其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对管材内变径过渡区点位进行准确测量,但是,现有常用的三坐标测量仪等设备无法进行过渡区的在线精确测量,一般只能采取破坏性抽检的方式进行测量,这种破坏性抽检既存在测量精度低,检测效果差的问题,又无法全面覆盖所有成品,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用内变径导向管的点位测距规,该测距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破坏性抽检覆盖范围小、精度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用内变径导向管的点位测距规,包括测头和测杆,所述测头外径不小于测杆,所述测头顶端倒有环形部,此环形部与导向管变径过渡区的角度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测头外径比导向管变径过渡区的最大内径小0.005-0.01mm。
进一步的,所述测头的表面粗糙度≤0.05μm。
进一步的,所述测头与测杆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测头与测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测杆包括测量部和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上具有防滑纹路。
进一步的,所述测量部上沿其轴向设有一测距标尺。
进一步的,所述测头及测杆为工具钢/轴承钢测头和工具钢/轴承钢测杆。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核用内变径导向管的点位测距规,通过与导向管变径过渡区适配的测头允许测头前端完全抵达变径过渡区,根据测杆记录过渡区与管端的距离,在允许公差范围内即判定为合格,无需破坏成品进行检测,检测实现全面覆盖,精测精度高。
2.本实用新型一种核用内变径导向管的点位测距规,在测杆上加装测距标尺,无需使用额外测量工具,且测量精度更高。
3.本实用新型一种核用内变径导向管的点位测距规,测头与测杆的可拆卸连接,适配不同尺寸的导向管,提高适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核用内变径导向管的点位测距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测头;11、环形部;2、测杆;21、测量部;22、手持部;23、测距标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092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控机支架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空调通风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