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奶牛用喂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00410.3 | 申请日: | 2022-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84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仓;王炳科;支旭强;田满园;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5/02 | 分类号: | A01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知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84 | 代理人: | 孙长江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奶牛 喂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奶牛用喂食器,属于奶牛饲养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喂食槽体和喂食分料机构,喂食槽体内等间距线性设置有六个分隔板,六个分隔板将喂食槽体内腔分成七个进食槽,喂食分料机构包括外壳体和箱体,外壳体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节螺旋输料轴,第一节螺旋输料轴下方设置有七个存料件,每个存料件底端开口,封口板盖在七个存料件下端的开口处,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实现了在短时间内,便可将喂食槽体内的每个进食槽均注入等量的饲料,分配更加均匀,便于奶牛进食,并且无需工作人员沿着喂食槽体逐一倒入饲料,提高了工作效率,省时省力,节约了劳动力,降低了工作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奶牛饲养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奶牛用喂食器。
背景技术
奶牛是乳用品种的黄牛,经过高强度选育的优良品种,我国的奶牛主要以中国荷斯坦牛为主,从1980年山东省畜牧局牛羊养殖基地开始引进此品种,此品种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产奶量高,本地母牛的高代杂交种经长期选育而成,牛奶营养全面,是适合长期饮用的饮品,也是现代乳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奶牛头部轮廓清晰,略长,颈薄有皱褶,皮薄,毛细短,皮下脂肪少,全身结构匀称,细致紧凑,棱角清晰,后躯较前躯发达,乳房庞大,乳静脉明显,耐热性较差,对饲养管理要求较高。
在如今现有的畜牧业中,对奶牛的饲养通常需要用到喂食槽,由于喂食槽比较长,工作人员需要拿着饲料袋在喂食槽上每隔一端距离倒入一部分饲料,然后用叉子或铲子将喂食槽上的每个饲料堆铺开,使得饲料均摊在喂食槽内,来方便奶牛进食,由于倒入饲料和平铺饲料全都需要人工操作,且牧场内的喂食槽一般比较长,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耗时耗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奶牛用喂食器,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奶牛用喂食器,包括喂食槽体和喂食分料机构,所述喂食槽体内等间距线性设置有六个分隔板,六个所述分隔板将喂食槽体内腔分成七个进食槽,所述喂食分料机构包括外壳体和箱体,外壳体罩在喂食槽体上,且箱体位于外壳体外壁一侧,所述外壳体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节螺旋输料轴,且第一节螺旋输料轴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节螺旋输料轴下方设置有七个存料件,每个存料件底端开口,七个所述存料件等间距线性分布在外壳体下侧,且每个存料件与每个进食槽一一对应,靠近每个所述存料件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靠近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齿轮,两个齿轮啮合连接有齿条,两个所述齿条远离齿轮一侧共同设置有封口板,所述封口板盖在七个存料件下端的开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外壁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箱体侧壁上的圆孔且设置有第二节螺旋输料轴,所述第二节螺旋输料轴远离第一电机一端与第一连接轴连接。
进一步的,靠近所述第一电机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远离第二电机一端与转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侧的开口位置设置有进料斗。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外壁一侧设置有饮水槽。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分隔板上均卡接有两个立柱,且每个所述分隔板的两个立柱上端共同设置有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喂食槽体、分隔板、进食槽、立柱和挡板使得每一头牛分开进食,且由外壳体、箱体、第一节螺旋输料轴、第一连接轴、存料件、转轴、齿轮、齿条、封口板、第一电机、271、第二节螺旋输料轴、第二电机、第二连接轴、进料斗,实现了在短时间内,便可将喂食槽体内的每个进食槽均注入等量的饲料,分配更加均匀,便于奶牛进食,并且无需工作人员沿着喂食槽体逐一倒入饲料,提高了工作效率,省时省力,节约了劳动力,降低了工作的强度,并且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十分的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004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