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腰椎椎间孔镜的环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99131.X | 申请日: | 2022-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92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顾昕;王伟恒;许国华;叶晓健;刘毅;肖冰;齐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4 | 分类号: | A61B1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腰椎 椎间孔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腰椎椎间孔镜的环锯装置,包括:近端设置有底座的镜下环锯以及与镜下环锯拆卸式连接的操作件;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结构;操作件包括:开设于操作件远端的若干凹槽、开设于凹槽侧壁上的若干凹陷结构、设置于若干凹槽远端的若干锁定结构以及设置于操作件近端的防滑结构;其中,若干凹槽与底座相匹配;若干凹陷结构与若干凸起结构相匹配;锁定结构包括:第一端通过转轴与操作件远端转动连接的挡片以及与操作件远端固定连接的挡柱;转轴以及挡柱分别设置于凹槽的两侧,挡片的第二端开设有与挡柱相匹配的缺口,挡片的第二端与挡柱拆卸式连接。可以有效增大镜下环锯操作时的力臂和操作舒适度,提高关节突成型过程中操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腰椎椎间孔镜的环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显著增高,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技术是目前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一种常用方法。在进行手术通道置入过程中,常常因为患者关节突较大或关节突退变增生,需要进行关节突成型的椎间孔镜下环锯,主要应用于椎间孔镜通道建立的时候对椎体上关节突腹测的成形。
目前的内镜下关节突成型所使用镜下环锯的底座多为“一”字形、“丫”字形或“十”字形(如图1所示),单手握持紧凑,造成着力点较为集中在底座,力臂较短;在进行关节突成型的过程中,造成操作者用力困难,效率较低,操作体验感差。
因此,亟需一种腰椎椎间孔镜的环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腰椎椎间孔镜的环锯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腰椎椎间孔镜的环锯装置,包括:近端设置有底座的镜下环锯以及与所述镜下环锯拆卸式连接的操作件;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结构;所述操作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操作件远端的若干凹槽、开设于所述凹槽侧壁上的若干凹陷结构、设置于若干所述凹槽远端的若干锁定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操作件近端的防滑结构;其中,
若干所述凹槽与所述底座相匹配;若干所述凹陷结构与若干所述凸起结构相匹配;所述锁定结构包括:第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操作件远端转动连接的挡片以及与所述操作件远端固定连接的挡柱;所述转轴以及所述挡柱分别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两侧,所述挡片的第二端开设有与所述挡柱相匹配的缺口,所述挡片的第二端与所述挡柱拆卸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为“一”字形底座、“丫”字形底座或“十”字形底座。
优选地,所述操作件呈中空圆柱状。
优选地,所述操作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操作件由不锈钢制得。
优选地,所述锁定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挡柱远端固定连接的防脱落结构;所述防脱落结构的直径大于所述缺口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均匀地开设于所述操作件近端侧壁上的若干防滑槽。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环锯装置可以有效增大镜下环锯操作时的力臂和操作舒适度,提高关节突成型过程中的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镜下环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环锯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2与图3右上部的锁定结构中示意了挡片的转动方式;图2与图3右下部的锁定结构中隐去了防脱落结构,以示意出挡柱的结构;
附图标记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征医院,未经上海长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991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