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调节空间占比的砚台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92742.1 | 申请日: | 2022-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02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冯月婷;侯纯欣;侯禹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紫霞堂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3L27/00 | 分类号: | B43L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7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调节 空间 砚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空间占比的砚台,包括砚台本体,所述砚台本体下部外侧滑动连接有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下侧固定连接有砚台底座,所述砚台底座内部设置有底座空腔,所述砚台底座前侧设置有E形调节通孔,所述E形调节通孔内侧均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中部有底座承重板,所述砚台本体上侧设置有磨砚砚堂、流墨渠一、第一砚池、流墨渠二和第二砚池。本实用新型中,该便于调节空间占比的砚台通过手动调整调节杆在F形调节孔内的升降来控制底座承重板在底座空腔内部的升降,从而调节该砚台的空间占比,同时该砚台还通过第一砚池和第二砚池防止其磨砚过量溢出而污染桌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法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空间占比的砚台。
背景技术
砚亦称为研,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历经秦汉、魏晋,至唐代起,各地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开始以石为主的砚台制作。
传统砚台磨砚结构简单,当磨砚人研磨过量时不能够很好地进行墨水的引流作用,会对桌面造成一定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空间占比的砚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空间占比的砚台,包括砚台本体,所述砚台本体下部外侧滑动连接在固定挡板内侧,所述固定挡板下侧固定连接在砚台底座上侧,所述砚台底座内部设置有底座空腔,所述底座空腔后侧中部左右两部均设置有E形调节槽,所述砚台底座前侧中部左右两部均设置有E形调节通孔,所述E形调节通孔内侧均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中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承重板中部左右两部内侧,所述砚台本体上侧中部设置有磨砚砚堂,所述砚台本体上侧磨砚砚堂周围部分设置有流墨渠一,所述砚台本体上侧流墨渠一前侧部分设置有第一砚池,所述砚台本体上侧第一砚池左后侧部分设置有流墨渠二,所述砚台本体上侧流墨渠二后侧设置有第二砚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空腔上侧固定挡板连接处中部开有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调节杆后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E形调节槽内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承重板滑动连接在底座空腔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E形调节通孔和E形调节槽在砚台底座前后两侧位置一一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磨砚砚堂为砚台本体中部的平整凸起部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砚池和第二砚池凹槽深度大于流墨渠一和流墨渠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砚台本体下侧滑动连接在底座空腔上侧通孔内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该便于调节空间占比的砚台通过手动调整调节杆在F形调节孔内的升降,来控制底座承重板在底座空腔内部的升降,使砚台本体在底座空腔内部上下移动伸缩,从而调节该砚台的空间占比,结构简单,节省空间。
2、本实用新型中,该便于调节空间占比的砚台通过在磨砚砚堂进行磨墨,研磨后所得到的墨汁通过流墨渠一流入第一砚池进行毛笔沾墨使用,当研磨墨汁较多时墨汁会通过流墨渠二进入第二砚池内进行蓄存,通过第一砚池和第二砚池多次流动墨汁,可以防止其磨砚过量而造成大量墨汁从砚台上溢出污染桌面,节约环保,方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紫霞堂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辽宁紫霞堂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927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浮动电源板模组
- 下一篇:一种具有拆装便携功能的壁挂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