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管-喷雾冷复合冷却的电池热管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189530.8 | 申请日: | 2022-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31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华;左吉;骆桢弘;王翔;沈浩;赵俊杰;周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69;H01M10/625;H01M10/6554;H01M50/289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喷雾 复合 冷却 电池 管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池冷却技术领域内的一种热管‑喷雾冷复合冷却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电池包,电池包内设有若干个电池块,电池包上设有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箱,散热箱上设有进水管,伸入散热箱内的进水管上连接有雾化喷头,散热箱内设有散热板,雾化喷头在散热板的正上方,散热箱上还设有出水管,两个电池块之间的电池包上插接有导热管,导热管的上端向上插接在散热箱内,散热管支撑在散热板的下侧;本实用新型散热效果好,电池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管-喷雾冷复合冷却的电池热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环境污染和石油损耗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了汽车工业中发展的重要环节。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包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将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温度对电池包的充放电性能的影响最大,过高的温度都会使电池包的性能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锂离子动力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电动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锂离子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电池温度不断升高,严重影响电池的寿命和使用安全。因此,锂离子动力电池热管理对保证电池性能及安全有重要作用。因此,急需开发一种电池包冷却装置,保障电池在最佳工作温度内运行,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池性能与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热管-喷雾冷复合冷却的电池热管理装置,此装置散热效果好,电池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管-喷雾冷复合冷却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内设有若干个电池块,所述电池包上设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箱,所述散热箱上设有进水管,伸入散热箱内的进水管上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散热箱内设有散热板,所述雾化喷头在散热板的正上方,所述散热箱上还设有出水管,两个电池块之间的所述电池包上插接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上端向上插接在散热箱内,散热管支撑在散热板的下侧。
本实用新型中,电池块工作使电池包发热,热量经导热管传递给散热板,散热板吸收电池包的热量温度升高,进水管内持续不断的流入冷却液,冷却液从雾化喷头喷洒在散热板上,冷却液喷洒在散热板上并将散热板的温度吸收,散热板被冷却,吸收热量的冷却液再从出水管流出,实现电池包的降温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导热管、散热箱、散热板、雾化喷头等的联合设置,方便电池包内的热量快速传导出来,雾化喷头喷洒冷却液,快速冷却散热板的热量,实现持续对散热板的降温,即对电池包的散热降温,散热效果好,散热效率高,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可应用于电池的冷却工作中。
为了实现导热管与散热箱的连接,所述散热箱的下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有插孔,所述散热板的下侧与支撑板相贴合,所述导热管的上端经插孔插接在支撑板上并支撑在散热板下侧。
为了实现冷却液的循环,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储液罐,伸出散热箱外的进水管与储液罐相连通,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水泵一,所述出水管伸出散热箱外的一端与储水箱相连通,所述出水管上设有水泵二。
为了实现循环的冷却液及时冷却,保持冷却效果,所述储水罐与出水管之间还设有冷凝器,所述出水管与冷凝器的入水端相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水口经连接管与储液罐相连通。
为了提高散热板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所述散热板的上侧排布有若干个向上延伸的延伸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包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散热箱经支撑架支撑在电池包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伸入散热箱内的进水管上设有流量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895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纸杯成型机用调节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轨道巡检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