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金属连接的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76341.7 | 申请日: | 202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61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靳晴晴;黄辉;刘维佳;王汝恒;贾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B1/00 | 分类号: | F16B1/00;F16B11/00 |
代理公司: | 绵阳远卓弘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71 | 代理人: | 张忠庆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金属 连接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金属连接的接头,包括金属接头以及与金属接头接合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接头,其中,所述金属接头包括连杆和设于连杆端部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内部设有锥形腔,所述锥形腔的小端朝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接头,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接头包括锥体,所述锥体设置在锥形腔内,所述锥体与锥形腔间隙配合,所述锥体外表面与锥形腔内壁间填充有胶层。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接头形状,来降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接头易产生的材料破坏,提高连接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连接结构,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金属连接的接头。
背景技术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强的力学性能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与金属材料之间的连接问题也广受关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金属之间的连接多采用胶接、螺栓连接、混合连接等连接方式,搭接形式多为单搭接或双搭接,使胶层和螺栓直接受力。胶接不需要破坏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完整性,但是胶接处易产生胶层破坏;螺栓连接和混合连接需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上开孔,破坏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完整性,接头构件的破坏均发生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降低了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导致使用成本较高。
当前关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接头的专利中,对于形状和受力性能的提高提出了很多新思想,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接头的优化和研发提供理论参考,但是对于解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易破坏问题涉及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接头形状,来降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接头易产生的材料破坏,提高连接性能。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金属连接的接头,包括:
金属接头以及与金属接头接合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接头,其中,所述金属接头包括连杆和设于连杆端部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内部设有锥形腔,所述锥形腔的小端朝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接头,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接头包括锥体,所述锥体设置在锥形腔内,所述锥体与锥形腔间隙配合,所述锥体外表面与锥形腔内壁间填充有胶层。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连杆与连接头一体成型,所述连接头为锥形壳体,所述锥形壳体的小端朝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接头,所述锥形壳体内部的锥体的大端朝向金属接头。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锥形腔的底端设有安装螺栓的螺孔。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锥体锥面角度与锥形腔锥面角度平行。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锥形腔和锥体之间的胶层为环氧树脂胶层。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锥体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结构为圆台结构,所述空心结构的大端朝向金属接头。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一、改变了接头形状和连接形式,金属接头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接头通过锥形腔和锥体卡合,锥形腔和锥体之间侧向的胶层,将胶接胶层由竖向受剪变为斜向受剪,并在螺栓连接部位加厚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并使螺栓不直接受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不轻易破坏,提高了安全性,增强了疲劳性能;
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接头内部为中空,减少材料使用,自重轻。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763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羊圈自动喂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服务器机箱自动拍钉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