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轮毂的变形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74294.2 | 申请日: | 202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77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郑长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耘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G08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0 天津市北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轮毂 变形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轮毂的变形检测装置,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均开设有竖向的卡槽,支撑架上弹性设置有触发杆,触发杆竖向设置且其上端高于卡槽的底部,触发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齿条,支撑架上滑移设置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第一齿条垂直,支撑架上转动设置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同时与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啮合,第二齿条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感知轮毂边缘偏移的传感装置。本实用新型中操作人员只需要将自行车轮毂置于支撑架上,然后旋转轮毂即可完成检测,使用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轮毂的变形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轮毂进行逐一检测,以检查其变形程度,保证自行车的整车质量。
对自行车轮毂进行检测的原理通常是,使自行车轮毂固定位置并进行自传,转动过程中观测自行车轮毂边缘处距对照物体之间的间距,该对照物体的位置固定不变,当自行车轮毂边缘处于对照物体的间距发生变化时,该自行车轮毂便存在变形。
但是现有的这种检测装置在安装自行车轮毂时,需要顶紧自行车轮毂的中心轴,并通过人眼观测的方式来判断自行车轮毂与对照物体的间距变化,操作起来较为不方便,尤其是在工厂大批量生产自行车的时候,这种检测方式将会严重耽误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轮毂的变形检测装置,只需要将自行车轮毂置于支撑架上,然后旋转轮毂即可完成检测,使用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行车轮毂的变形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均开设有竖向的卡槽,所述支撑架上弹性设置有触发杆,所述触发杆竖向设置且其上端高于卡槽的底部,所述触发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支撑架上滑移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一齿条垂直,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同时与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齿条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感知轮毂边缘偏移的传感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将自行车轮毂置于两个支撑架之间,使自行车轮毂上的中心轴卡入到卡槽内,中心轴会下压触发杆,触发杆下移将会使第一齿条带动传动齿轮转动,进而使两个第二齿条相互靠近,使传感装置与轮毂的边缘接触。操作人员旋转轮毂,轮毂在转动的过程中,若轮毂有变形,则轮毂的边缘处会相对传感装置发生偏移,传感装置可以感知这种偏移并告知操作人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感装置包括与第二齿条弹性连接的接触头,所述接触头上固定有第一触点,所述第二齿条上弹性连接有与第一触点配合使用的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之间还电性连接有电源和蜂鸣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轮毂的边缘发生偏移后,将会压迫其中一个接触头,该接触头上的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则蜂鸣器将会发出警报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触头上转动设置有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能够减少接触头与轮毂之间的摩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V型结构的卡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簧的作用是卡紧轮毂上的中心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簧的下端与卡槽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卡簧的上端与卡槽的侧壁滑移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下按压轮毂的时候,轮毂上的中心轴将会挤压卡簧,使卡簧的上端向上滑移,在中心轴到位后,卡簧会复位对中心轴产生挤压作用,保证中心轴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与底座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耘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耘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742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感机绕线头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负重训练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