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童车后轮避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73745.0 | 申请日: | 202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00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陆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佳佳童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9/00 | 分类号: | B62K9/00;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嘉兴尚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67 | 代理人: | 郝艳平 |
地址: | 314205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童车 后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童车后轮避震结构,涉及电动童车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童车避震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童车本体,所述童车本体的底部两侧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童车本体侧壁,其另一端外侧壁设置有轮胎,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设置有与轮胎同轴设置的连接杆,所述童车本体的底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与滑动槽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滑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童车后轮避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童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动童车后轮避震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童车是一种新颖的儿童玩具,儿童可自行驾驶,也可亲自互动,由电机驱动,操作安全的仿真玩具电动车。
现有的电动童车一般不具备减震结构,由于其减震性能较差,其在行驶在较为崎岖路面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从而影响儿童驾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童车后轮避震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动童车后轮避震结构,包括童车本体,所述童车本体的底部两侧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童车本体侧壁,其另一端外侧壁设置有轮胎,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设置有与轮胎同轴设置的连接杆,所述童车本体的底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与滑动槽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滑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驾驶过程中发生颠簸时,连接座的角度发生变化的同时带动滑杆沿着滑槽滑动,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以对设置于连接座上的轮胎起到减震作用,以提升童车在驾驶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驾驶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垂直于所述连接杆的定位杆,两根定位杆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童车本体,两根定位杆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杆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童车本体位于滑槽的开口处设置有限位套,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杆设置有两根并位于连接杆的两端,所述连接杆穿设并固定连接于两根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朝向滑杆的侧壁设置有U形块,所述滑杆铰接于所述U形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驾驶过程中发生颠簸时,连接座的角度发生变化的同时带动滑杆沿着滑槽滑动,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以对设置于连接座上的轮胎起到减震作用,以提升童车在驾驶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驾驶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童车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避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童车本体;2、连接座;3、轮胎;4、连接杆;5、滑动槽;6、滑杆;7、弹簧;8、定位杆;9、固定杆;10、限位套;11、U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佳佳童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佳佳童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737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喂猪分层饲料槽
- 下一篇:瓶盖制盖机的瓶盖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