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顶盖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51731.9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98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崔屹;喻先锋;刘婵;刘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627 | 分类号: | H01M50/627;H01M50/14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余浩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顶盖 组件 用电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顶盖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涉及电池制作技术领域。其包括:电池顶盖,电池顶盖设置在电池壳体上,并与电池壳体围设成腔体;所述腔体用于容纳电池的极芯;注液孔,注液孔有多个且均设置在电池顶盖上,所述注液孔为通孔并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注液孔用于向所述腔体注入电解液;注液孔密封件,所述注液孔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注液孔。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上述多个注液孔同步向电池内部注入不同配方且不能在注液前混合的电解液,以避免不同电解液的提前混合而引发不必要的反应;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孔注液方式还有利于分散电解液,并降低电解液对极芯所造成的冲击,从而提高电解液在电芯内部的分散与浸润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顶盖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日益迫切的要求,电池正在逐步进行面密度提升,改善设计等提高能量密度的措施。另一方面,在大幅度提高能量密度的同时,市场对于提高电池的快速充电能力和高功率放电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电解液作为电池的血液,也在同步进行配方优化及注液、化成工艺的改进,以全面提升电池的性能。
在一些生产场景中,需要使用不同配方的电解液对电池进行注液,并且这些电解液不能在注液前进行混合,以避免不同电解液的提前混合而引发不必要的反应。然而,基于当前电池的注液工艺,大部分使用的是单注液孔进行注液,每次注液只能使用单独的电解液配方进行注液,并且单独的注液孔会对极芯造成定点冲击,不利于电解液在电池内部的分散与浸润。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顶盖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锂电池的注液方式不利于电解液在电池内部的分散与浸润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顶盖组件,其包括:电池顶盖,所述电池顶盖盖设在电池壳体上,并与电池壳体围设成腔体;所述腔体用于容纳电池的电极组件;注液孔,所述注液孔有多个且均设置在所述电池顶盖上,所述注液孔为通孔并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注液孔用于向所述腔体注入电解液;注液孔密封件,所述注液孔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注液孔。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电池顶盖靠近所述电池壳体的一侧还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内部设有导流槽,多个所述注液孔通过所述导流槽与所述腔体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电池顶盖靠近所述电池壳体的一侧还设置有布设在所述导流板上的导流柱,所述导流柱内设置有注液通孔;所述注液通孔一端与导流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腔体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导流柱为多个,每个所述导流柱内均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注液通孔。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还包括防爆阀,所述防爆阀设置在所述电池顶盖上,多个所述注液孔位于所述防爆阀的同一侧,或位于所述防爆阀的不同侧。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还包括电性极柱,所述电性极柱设置在所述电池顶盖上,多个所述注液孔位于所述电性极柱和所述防爆阀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注液孔有两个,两个所述注液孔位于所述防爆阀的不同侧,所述导流板呈U字型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注液孔有两个,两个所述注液孔位于所述防爆阀的同一侧,所述导流板整体上呈一字型结构。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所述的电池顶盖组件。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所述用电装置包括所述的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517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约化光伏风墙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玻璃门用便于安装拆卸的装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