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生产用退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51126.1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82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冯泰元;杨杰良;李芙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薄壁精密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5/02 | 分类号: | B08B5/02;B08B5/04;B08B15/00;H01F13/00 |
代理公司: | 河南锦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6 | 代理人: | 崔伟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生产 退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生产用退磁装置,包括退磁器和支架,所述退磁器设置在支架上,还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设置在所述退磁器的两侧,并通过L型板与支架相连,所述固定框内部通过转辊与传送带相连,其中左侧转辊穿过固定框与电机相连,所述固定框的下表面设置有导流斗;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机、方形气管和喷嘴的设置,能够将退磁后的轴承上粘附的废屑以及切削液吹除,并通过吸尘器将废屑抽出,并有排气管输送至除尘箱内进行收集,而传送带上的切削液流至导流斗内,并通过排水管流回集水箱内,从而能够将轴承表面进行处理,保证下道工序的加工精度以及轴承的清洁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轴承生产用退磁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退磁器是一种利用非热处理型金属材料性能处理技术增加工件的寿命和表面效果的机器。轴承在经过退磁处理后,使其完全不带有磁性,不吸其他铁磁物质,容易清洗干净;磁处理能降低残余应力,能增加轴承的寿命和表面效果。退磁处理技术是一项新型的非热处理型金属材料性能处理技术,它利用磁脉冲处理工艺降低钢铁工件内部残余应力、改变其位错结构及缺陷构造,提高了工件整体综合机械性能。经过工人长时间工作发现,通常轴承在经过退磁后,轴承上原有吸附的细小金属颗粒及切削液会残留在轴承上,影响影响下道工序加工轴承的精度以及轴承的清洁度,因此,需要一种轴承生产用退磁装置来解决此类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轴承生产用退磁装置,可以将轴承上残留的少量切削液与废屑进行吹除,并将吹除的废屑以及少量切削液进行收集,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生产用退磁装置,包括退磁器和支架,所述退磁器设置在支架上,还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设置在所述退磁器的两侧,并通过L型板与支架相连,所述固定框内部通过转辊与传送带相连,其中左侧转辊穿过固定框与电机相连,所述固定框的下表面设置有导流斗,导流斗的下表面左侧通过排水管与集水箱相连,所述固定框的上表面设置有门型架,且门型架设置在退磁器的一侧,所述门型架两侧面均设置有皮帘,门型架内部通过连接块安装有方形气管,方形气管下表面开设有喷嘴,方形气管的上表面通过进气管与风机相连,能够通过风机往进气管内输送空气,并从方形气管的喷嘴喷出,对退磁后的轴承进行清扫,皮帘能够防止轴承上残留的切削液飞溅,风机安装在门型架上,门型架的后侧面设置有吸尘器,吸尘器通过排气管与除尘箱相连,除尘箱一侧设置有排气管,退磁器的另一侧设置有两个限位板。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限位板关于传送带对称设置,所述限位板通过L型板固定在固定框,且与L型板铰接,所述限位板靠近固定框的一侧面通过铰接座与调节机构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由圆形块、弹簧、限位框、螺杆和螺母组成,所述螺杆通过圆形块与铰接座铰接,所述螺杆外侧面设置有弹簧,弹簧背离圆形块的一侧设置有滑块,且滑块套接在螺杆上,螺杆通过螺母固定在滑块上,且螺母的外侧面焊接有手轮,滑块的外侧面设置有限位框,滑块能够在限位框内滑动。
如此设置,通过转动手轮能够使螺杆带动圆形块挤压或张开弹簧,从而使与圆形块铰接的限位板以L型板的铰接孔为圆心转动至合适角度,从而保证轴承处于传送带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箱内部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能够将输送至除尘箱内的气体进行过滤,将过滤后的气体从排气管排出,从而避免污染空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机、方形气管和喷嘴的设置,能够将退磁后的轴承上粘附的废屑以及切削液吹除,并通过吸尘器将废屑抽出,并有排气管输送至除尘箱内进行收集,而传送带上的切削液流至导流斗内,并通过排水管流回集水箱内,从而能够将轴承表面进行处理,保证下道工序的加工精度以及轴承的清洁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结构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薄壁精密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洛阳薄壁精密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511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网电能质量智能综合优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联合双驱动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