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稳定排屑的金刚石刀头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50986.3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58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傅师铭;潘志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泉州市华钻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22 | 分类号: | B23B27/2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邹建聪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金刚石 刀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种可稳定排屑的金刚石刀头,包括刀头本体,所述刀头本体的切削端面开设有集屑槽,且刀头本体两侧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排屑槽和第二排屑槽,所述集屑槽的槽壁上设置有断屑杆,断屑杆上设置有断屑棱,所述第一排屑槽一端和第二排屑槽相连通,且第一排屑槽另一端与集屑槽相连通。该可稳定排屑的金刚石刀头设置有集屑槽,这样切削屑在排出前会先移动至其内,同时集屑槽内部设置有断屑杆,切削屑与之接触后,会断裂开,进而可以将长条状的切削屑断开呈一节一节的,实现断屑,这样长度较短的切削屑在通过排屑槽时,可以顺畅排出,有利于排屑作业稳定进行,实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刚石刀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稳定排屑的金刚石刀头。
背景技术
在使用金刚石刀头进行切削作业时,会产生废屑,为了避免废屑影响加工精度,金刚石刀头上通常会设置排屑槽,如现有技术(CN205343467U)公开的一种层状结构金刚石刀头,其在作业时,通过排屑沟槽进行排屑;
但在切削作业中,切削屑会呈不规则的长条状,这样切削屑在通过排屑槽排出时,会容易将排屑槽堵塞住,从而导致排屑效果大大降低,实用性不强,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稳定排屑的金刚石刀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稳定排屑的金刚石刀头,包括刀头本体,所述刀头本体的切削端面开设有集屑槽,且刀头本体两侧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排屑槽和第二排屑槽;
所述集屑槽的槽壁上设置有断屑杆,断屑杆上设置有断屑棱;
所述第一排屑槽一端和第二排屑槽相连通,且第一排屑槽另一端与集屑槽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集屑槽的槽壁上焊接连接有固定柱,断屑杆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柱穿入的孔槽;
所述固定柱外壁呈螺纹状,且固定柱的顶端螺纹旋入有固定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屑槽呈喇叭状结构,其与集屑槽连通处的槽宽大于第二排屑槽的槽宽。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排屑槽之间的刀头本体厚度与断屑杆整体宽度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断屑杆与集屑槽槽底壁相互垂直,且断屑杆背面呈水平状并与集屑槽槽壁无缝贴合。
进一步的,断屑棱和断屑杆长度一致,且断屑棱在断屑杆正面呈环形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稳定排屑的金刚石刀头设置有集屑槽,这样切削屑在排出前会先移动至其内,同时集屑槽内部设置有断屑杆,切削屑与之接触后,会断裂开,进而可以将长条状的切削屑断开呈一节一节的,实现断屑,这样长度较短的切削屑在通过排屑槽时,可以顺畅排出,有利于排屑作业稳定进行,实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刀头本体和固定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刀头本体;2、集屑槽;3、第一排屑槽;4、第二排屑槽;5、断屑杆;6、固定柱;7、固定螺母;8、断屑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泉州市华钻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泉州市华钻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509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转子翻转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轨道吊大车定位防干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