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潜油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41511.8 | 申请日: | 202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68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郝玉琢;尚兴军;刘玉鹏;袁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宝世达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7/28;H01B7/42;H01B7/20;H05B3/56;E21B36/04 |
代理公司: | 山东舜源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59 | 代理人: | 闫晓燕 |
地址: | 251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潜油电缆,属于井用电缆领域,包括线芯层和设置在线芯层外的饶包层,所述线芯层包括用于电力输送的电力线芯和至少一根用于加热的加热线芯,使得在正常电力传输的同时,能够随时通过加热线芯向井下加热,从而有助于提高解堵速度,降低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且避免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用电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潜油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石油行业的发展,各开采单位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要求逐渐提高,特别是在油井解蜡结蜡方面。
目前,处理井下结蜡的办法通常采用蒸汽作业车向井下注入高温蒸汽,但由于结蜡部位较深,采用高温蒸汽解堵过程非常缓慢,而且解堵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并且蒸汽喷溅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解堵过程非常缓慢,解堵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以及蒸汽喷溅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提供一种潜油电缆,以提高解堵效率,缩短解堵时间,节约成本,以及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潜油电缆包括线芯层和设置在线芯层外的饶包层,所述线芯层包括:用于电力输送的电力线芯和至少一根用于加热的加热线芯。
进一步地,饶包层外包覆有钢防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钢防护层的厚度≥1mm。
进一步地,所述电力线芯包括电力导体、第一内绝缘层和第一外绝缘层;第一内绝缘层包覆在电力导体外;第一外绝缘层包覆在第一内绝缘层外。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线芯包括加热导体、第二内绝缘层和第二外绝缘层;第二内绝缘层包覆在加热导体外;第二外绝缘层包覆在第二内绝缘层外。
进一步地,所述潜油电缆还包括填充在电力线芯和加热线芯两者与饶包层之间的绝缘填充层。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填充层采用玻璃丝。
进一步地,电力导体采用16mm2的实心铜导体。
进一步地,加热导体采用13mm2的实心铜导体。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用于电力输送的电力线芯和用于加热的加热线芯,使得可以在传输电力的同时支持向井下加热,有助于在处理油井结蜡时,提高解堵速度,降低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且有助于避免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中加热线芯的长度可根据油井结蜡深度适应性定制,继而有助于实现精确加热;
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钢防护层,使得能够抗拉、防腐蚀和防磕碰,还有助于提高整个电缆向外散热的均匀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潜油电缆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潜油电缆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力线芯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热线芯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潜油电缆,包括线芯层1和设置在线芯层1外的饶包层4,所述线芯层1包括:用于电力输送的电力线芯2和至少一根用于加热的加热线芯3。
在图1中,该潜油电缆配设有三根电力线芯2和两根加热线芯3。加热线芯3的数量可依据实际情况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宝世达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宝世达电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415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