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槽弯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38976.8 | 申请日: | 202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98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波;刘军;罗奇;张金成;陈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H02G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孙彦斌;田世瑢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槽弯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槽弯通结构,包括水平板和竖向板,所述水平板和竖向板的内腔相互连通,所述水平板和竖向板的外壁均开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孔,所述水平板和竖向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墙体贴合的支撑板,所述水平板和竖向板边缘位置均设置为圆角。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水平板和竖向板的位置及数量,可以实现线槽的合并,起到了避免空间浪费,减少了电缆长度,降低了成本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应用于强弱电竖井内的用于线槽安装施工的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线槽弯通结构。
背景技术
在如今现场的线槽安装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物的日益智能化及用电设备的日益增多,线槽内敷设各种线缆也相应增多,分设线缆种类越来越多,例如普通强电、消防强电、综合布线、安防等,各使用专用的线槽,而造成竖向干线线槽繁多,在狭小的层强弱电竖井内转接水平线槽难度过大及过于繁琐,而引出至走廊在吊顶内与风管、水管夹缝中穿行的困难更大。
如果一味的使用普通线槽弯通,会使得排布空间的不足且桥架整体失去美观,且会安装过多的支吊架。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线槽弯通结构,可以实现线槽的合并,避免空间浪费,减少了电缆长度,降低了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线槽弯通结构,包括水平板和竖向板,水平板和竖向板的内腔相互连通,水平板和竖向板的外壁均开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孔。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连接孔设置为矩形。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水平板和竖向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墙体贴合的支撑板。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水平板和竖向板边缘位置均设置为圆角。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竖向板与水平板呈Y型排布,水平板一端与线槽连通。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竖向板设置有多个,多个竖向板的内腔与水平板的内腔相互连通。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竖向板设置有两个,两个竖向板相互平行,水平板设置为L型,两个竖向板通过水平板相互连通。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水平板和竖向板呈L型排布。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水平板和竖向板的呈T型排布,水平板的两端与线槽连通。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竖向板设置有多个,多个竖向板的内腔均与水平板内腔相互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水平板和竖向板,通过改变水平板和竖向板的位置及数量,可以实现线槽的合并,原先需用多个线槽弯及支吊架,现在节省到一个水平板或者竖向板,解决了使用普通线槽弯通,在狭小的强弱电竖井内转接线槽难度过大,起到了避免空间浪费,减少了电缆长度,降低了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槽弯通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389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控制对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气动蝶阀的信号反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