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T控制检测模体自动旋转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138700.X | 申请日: | 2022-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28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 发明(设计)人: | 格日勒满达呼;姜亚维;张帅;许潇;哈日巴拉;包玉龙;孙智超;王成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A61B6/03;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亿智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54 | 代理人: | 张和平 |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t 控制 检测 自动 旋转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T控制检测模体自动旋转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壳以及检测模体,所述外壳内开设有容纳腔,容纳腔上相对布设有第一电机从动轮以及第二电机从动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电机从动轮以及第二电机从动轮同步转动;检测模体上布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检测仪探测器的孔,检测模体外圆面分别与第一电机从动轮以及第二电机从动轮外圆面抵接,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两侧第一电机从动轮以及第二电机从动轮同步转动,在本发明中,只需要医护人员在检测室外控制检测模体进行旋转即可,不需要人工进入检测室内进行手动更换,检测效果更高,且不会因为射线对医护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T控制检测模体自动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CT是计算机技术和X射线断层摄影技术交叉融合的优异成果,CT是扇形X射线束旋转照射,扫描受检者身体若干选取的薄层后,经探测器等采集,再通过图像重建来满足医学诊断需要,故对CT机X射线剂量的控制尤为关键;
将头模或体模置于扫描野中心,模体圆柱轴线与扫描层面垂直,探测器的有效探测中心位于扫描层面的中心位置,对未测量的探测器放置孔用模体相同材料填充棒填充,进行单次轴向扫描,或者采用临床常用头部和体部条件进行单次轴向扫描,记录剂量仪读数。
目前,在质量控制检测过程中对体部剂量模体和头部剂量模体的5个不同剂量孔径都进行测量。现有技术的具体步骤是每次测量一个孔径的剂量时检测人员都要进CT机房内进行更换测量电离室,CT机出射线时间约几秒以内,可更换电离室和调试位置大约用几分钟。目前所用技术的缺点就是延长了测量时间,进而耽误对受检者的诊疗时间,检测人员每次进行定位调试容易形成精度误差,于此同时每次CT机出射线后机房内短时间留有感生放射性,对检测人员也有一定的辐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T控制检测模体自动旋转装置,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目前所用技术的缺点就是延长了测量时间,进而耽误对受检者的诊疗时间,检测人员每次进行定位调试容易形成精度误差,于此同时每次CT机出射线后机房内短时间留有感生放射性,对检测人员也有一定的辐射危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CT控制检测模体自动旋转装置,包括外壳以及检测模体,所述外壳内开设有容纳腔,容纳腔上相对布设有第一电机从动轮以及第二电机从动轮;
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电机从动轮以及第二电机从动轮同步转动;
检测模体上布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检测仪探测器的孔,检测模体外圆面分别与第一电机从动轮以及第二电机从动轮外圆面抵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布设在容纳腔内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第一皮带以及皮带轮与第一电机从动轮传动连接,驱动电机输出末端通过第二皮带以及皮带轮与第二电机从动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孔分别布设在检测模体轴心端以及距离检测模体外圆面mm处;
优选的,孔在距离检测模体外圆面10mm处呈圆周阵列布设有四组。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板,定位板朝向检测模体的方向布设信号传感器。
优选的,外壳侧面还均匀布设有多组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387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墙体预留洞加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垃圾填埋预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