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用缠绕膜绕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32290.8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24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薛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致为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10 | 分类号: | B65H18/10;B65H18/02;B65H2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达友众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04 | 代理人: | 胡成忠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缠绕 膜绕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用缠绕膜绕卷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部左侧的支撑板和底板顶部右侧连接的固定板,底板的顶部焊接有连接板,支撑板的底部与连接板的顶部焊接设置,两组支撑板的顶部焊接有顶板,两组支撑板之间连接有第一滚轴;本实用新型松开第二滚轴的按压,弹簧利用自身的恢复力推使限位板、连接杆、固定块和第二滚轴向初始的位置移动,使缠绕膜本体在第二滚轴与第一滚轴之间,在缠绕膜本体工作时,便于对缠绕膜本体进行固定,不会发生褶皱的状况出现;弹簧利用自身的恢复力推使限位板、连接杆、固定块和第二滚轴向初始的位置移动,对较厚缠绕膜本体进行固定,便于实现对不同厚度的缠绕膜本体进行挤压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绕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用缠绕膜绕卷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缠绕膜绕卷装置时,大部分的绕卷装置不能对缠绕膜进行固定和厚度的调节,在正常工作时,使用非常不便,如公告号为CN210393069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用于保护膜的绕卷装置,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立板,两个立板之间焊接有水平设置的横板,两个立板的顶端之间安装有辊轴,辊轴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轮,所述辊轴上套设有绕卷辊,绕卷辊的外表面开设有轴向设置的凹槽,凹槽内卡合有与其尺寸相匹配的卡条,所述立板正面的顶端开设有卡槽,辊轴两端的轴承分别卡接于两个立板的卡槽内,立板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的螺纹端与轴承的表面相抵,所述立板顶端的外侧一体成型有边板,边板上开设有插孔,每个插孔内均插接有插杆,两个插杆的顶端之间焊接有横杆,横杆上连接有压辊,压辊的表面与绕卷辊的顶部接触。
但是上述方案存在以下不足:
1、在其正常工作时,其缺少对缠绕膜的固定,缠绕膜会出现褶皱的状况,使用不便;2、在正常工作时,其缺少对缠绕膜的厚度调节,在使用时,操作不便,无法对缠绕膜的厚度进行调节。为此,我们推出一种手用缠绕膜绕卷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用缠绕膜绕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用缠绕膜绕卷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部左侧的支撑板和底板顶部右侧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底板的顶部焊接有连接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连接板的顶部焊接设置,通过设置连接板便于对支撑板与,底板进行固定,固定更加牢固,两组支撑板的顶部焊接有顶板,设置的顶板便于对下方的物体进行保护,避免上方的杂物会对顶板下方的物体造成破坏;
两组支撑板之间连接有第一滚轴,第一滚轴便于对缠绕膜本体进行上方压紧,所述第一滚轴的下方位于两组支撑板之间连接有第二滚轴,第二滚轴便于对缠绕膜本体进行下方压紧,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固定腔,便于对第二滚轴的一端进行滑动,所述支撑板位于第一固定腔的侧边开设有固定槽,便于对第二滚轴的滑动,所述第二滚轴分别延伸至固定槽的内侧。所述第二滚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固定腔的内部;所述第二滚轴的表面设置有限位块,设置的限位块便于对缠绕膜本体进行左右的位置限定,在缠绕膜本体运动时,限位块可以对缠绕膜本体不会继续向左右两侧移动,对缠绕膜本体进行保护,所述限位块与第二滚轴为一体成型设置,使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便于后期的生产和投入使用。
第二滚轴的两端位于第一固定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腔的内底壁焊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固定腔,所述固定块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固定框后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部与第二固定腔之间连接有弹簧,第二滚轴驱动固定块向下移动,固定块会对连接杆向下移动,进而连接杆可以驱动限位板对弹簧造成挤压,使弹簧处于压缩的状态,当没有压力后,弹簧利用自身的恢复力推使限位板、连接杆、固定块和第二滚轴向初始的位置移动。
底板的底部四角处焊接有固定座,设置的固定座便于对底板进行固定支撑,便于对底板的放置,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分别设置有防滑垫,在使用底板时,固定座底部的防滑垫便于对地面增大摩擦力,固定更加稳定,所述防滑垫与固定座为一体成型设置,使防滑垫与固定座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致为薄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滁州致为薄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322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布袋除尘器进口烟道防积灰结构
- 下一篇:光学调整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