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煤矿井下人员的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25638.0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08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旺;周波;张辉;黄高见;李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2B3/04 | 分类号: | A42B3/04;A42B3/32 |
代理公司: | 郑州图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64 | 代理人: | 董宇涛 |
地址: | 4541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煤矿 井下 人员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定位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矿井下人员的定位装置,包括安全帽本体,所述安全帽本体的右端活动连接有定位装置本体,所述定位装置本体的右端活动连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右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定位装置本体的右端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池仓的内腔密闭效果较好,之后松开对连接板的拉动,使得第二连接杆在第一弹簧的拉动下回到原位置,即使得连接板带动第一限位杆回到原位置,从而使得第一限位杆与第一限位槽连接限制密封门的位置,即使得电池仓的内腔保持密闭,防止定位装置本体外部的水和灰尘进入电池仓的内腔,延长定位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定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煤矿井下人员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定位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煤矿井下工作人员在工作时依然面临着各种考验,为了煤矿井下工作的安全,在煤矿井下工作的工作人员会佩戴有定位装置,但煤矿井下的环境较差,空气中经常会有灰尘和水滴落下,使得定位装置在煤矿井下使用时,电池仓易于进入水和灰尘,造成定位装置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煤矿井下人员的定位装置,具有降低定位装置损坏情况发生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煤矿井下人员的定位装置,包括安全帽本体,所述安全帽本体的右端活动连接有定位装置本体,所述定位装置本体的右端活动连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右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定位装置本体的右端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的左端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的左端开设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的前端开设有第一移动槽,所述第一移动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活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电池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电池组,所述第一密封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气囊本体,所述定位装置本体的后端开设有第二移动槽,所述第二移动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连接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密封门的后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本体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体,所述安全帽本体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右端贯穿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前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后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定位装置本体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体,所述第三连接体的中部贯穿有移动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密封板与第二密封槽活动连接,所述密封板和第一连接杆均由硅胶制成,所述第一移动槽的右端与第二密封槽的左端相贯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电池仓的右端与第二密封槽的左端相贯通,所述第二密封槽的右端与第一密封槽的左端相贯通,所述电池组与密封板紧密贴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密封板与气囊本体紧密贴合,所述气囊本体与密封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二移动槽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槽与第一限位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槽、第二连接杆和第一弹簧均以连接板的横向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连接孔与第一连接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与移动孔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活动连接于移动孔的内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256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功率通信检测设备功分器
- 下一篇:一种边角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