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冷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25106.7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26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王雪;卢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42 | 分类号: | H01B7/42;H01B7/18;H01B7/17;B60L5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冷线缆,包括,至少一根导体以及包裹所述导体的导体容置部,所述导体容置部内部设置内液冷通道,所述导体容置部外周套设护套层,在所述导体容置部和所述护套层之间设置外液冷通道,所述内液冷通道与所述外液冷通道内部流通冷却液。根据本公开的一种液冷线缆,通过将导体容置部设置成环形结构,内环为内液冷通道,外环为外液冷通道,通过在内液冷通道以及外液冷通道中流通冷却液,可同时对设置在导体容置部中的导体进行降温,以此带走导体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以此,提高导体的充电电流,缩短蓄电池的充电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液冷线缆。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消耗,新能源的出现迅速占领市场,与新能源配套使用的电动汽车降低了污染和成本,但是行驶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充电,然而充电时间相比燃油车加油时间要漫长,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不断提高,电池的容量也越来越大,需要提升充电功率实现快速充电来解决充电速度的问题。提高充电电流是实现大功率充电的常用方法,通常会考虑增大线径提高线缆的载流能力,但增大线径则会导致线缆尺寸和重量的提升,而且随着充电电流的进一步增大,单纯增大电缆线径已不可行。
如何提供一种不增加线缆线径同时能够提高线缆载流能力的液冷线缆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冷线缆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冷线缆,包括,至少一根导体以及包裹所述导体的导体容置部,所述导体容置部内部设置内液冷通道,所述导体容置部外周套设护套层,在所述导体容置部和所述护套层之间设置外液冷通道,所述内液冷通道与所述外液冷通道内部流通冷却液。
可选地,所述导体容置部材质为导热材料。
可选地,所述导热材料为导热橡胶或者导热硅胶。
可选地,所述导体容置部内周套设有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内部为所述内液冷通道。
可选地,所述导体容置部外周设置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护套层之间设置为所述外液冷通道。
可选地,所述护套层内周设置有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和所述导体容置部之间为所述外液冷通道。
可选地,所述导体容置部外周设置有第二管体,所述护套层内周设置有第三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之间为所述外液冷通道。
可选地,所述内液冷通道与所述外液冷通道同心设置。
可选地,所述内液冷通道内设置第一支撑骨架,所述第一支撑骨架沿所述液冷线缆轴向设置通孔,所述第一支撑骨架用于支撑所述内液冷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骨架为弹簧。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骨架包括多个子骨架,所述子骨架间隔设置在所述内液冷通道中。
可选地,所述外液冷通道内设置第二支撑骨架,所述第二支撑骨架设置在外液冷通道内用于支撑所述外液冷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骨架为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由多组第一螺旋圈和第二螺旋圈间隔设置构成,所述第一螺旋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螺旋圈的直径,所述第一螺旋圈的外周抵接所述外液冷通道的径向外侧壁;所述第二螺旋圈的内周抵接所述外液冷通道的径向内侧壁。
可选地,所述液冷线缆还包括屏蔽层,所述屏蔽层设置在所述护套层内周。
可选地,所述液冷线缆还包括屏蔽层,所述屏蔽层设置在所述导体容置部外周。
可选地,所述内液冷通道与所述外液冷通道内部截面积相差不超过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251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质粒构建4连管试剂的包装盒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