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传感器检测台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14032.7 | 申请日: | 2022-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11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田迎盼;裴梦昭;申磊;张瑜俏;韩宜康;李贝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申科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8/00 | 分类号: | G01D18/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九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72 | 代理人: | 刘陶铭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辛集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传感器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辅助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了汽车传感器检测台,包括平台、显示器、检测器和供电组件,显示器设于平台的侧方且电连接检测器,检测器设于平台上且电连接待测传感器,供电组件用于给待测传感器提供电流,还包括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夹具和推板,夹具具有用于放置待测传感器的容纳槽,容纳槽为若干个,推板往复滑动设于平台上且设置有若干组插针,一组插针对应一个容纳槽,插针一端电连接检测器,另一端借助推板的滑动连接待测传感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传感器质检阶段中由于人工进行插针与传感器的安装而引起的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辅助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传感器检测台。
背景技术
车用传感器是汽车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装置,它把汽车运行中各种工况信息,如车速、各种介质的温度、发动机运转工况等,转化成电信号输给计算机,以便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传感器在出厂之前通常需要进行质检,以检测传感器是否能正常工作,现有的检测方式通常采用人工进行连接。检测时,需要将插针穿入到待测传感器,通电后就可以检测出传感器是否为合格品。当需要对传感器进行大批量生产时,人工检测的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还有可能造成插针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汽车传感器检测台,解决现有技术中传感器质检阶段中由于人工进行插针与传感器的安装而引起的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汽车传感器检测台,包括平台、显示器、检测器和供电组件,所述显示器设于所述平台的侧方且电连接所述检测器,所述检测器设于所述平台上且电连接待测传感器,所述供电组件用于给待测传感器提供电流,还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具和推板,所述夹具具有用于放置待测传感器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为若干个,所述推板往复滑动设于所述平台上且设置有若干组插针,一组所述插针对应一个所述容纳槽,所述插针一端电连接所述检测器,另一端借助所述推板的滑动连接待测传感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一推顶件、卡环和连接块,所述第一推顶件设于所述平台上,所述连接块设于所述推板上且开设有卡槽,所述卡环设于所述第一推顶件的推顶端,所述卡环置于所述卡槽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线性模组,所述线性模组设于所述平台上,所述推板设于所述线性模组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供电组件包括导电板和通电条,所述导电板穿设于所述夹具中且与所有的待测传感器电连接,所述通电条一端电连接连接外接电源,另一端电连接导电板,所述导电板、所述通电条和外界电源形成电流回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供电组件还包括第二推顶件和限位板,所述第二推顶件设于所述平台上,所述限位板设于所述平台上且与所述第二推顶件的推顶端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导电板的端部位于所述间隙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置于所述平台上且罩设所述检测器、所述供电组件和所述夹持组件,所述防护罩分为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检测器设置在平台上,显示器设置在平台的侧方,检测器电连接显示器,待测传感器放置在平台上,供电组件设置在平台上并且用于给待测传感器提供电流,传感器在接收到电流后会被检测器判断是否为合格的传感器,并且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显示器,在显示器上进行显示,以供操作者进行查看;为了提高传感器的检测效率,因此可以设置若干个传感器同时进行检测,夹持组件包括夹具和推板,夹具设置在平台上,并且夹具具有若干个容纳槽,待测传感器就放置在容纳槽内,推板滑动设置在平台上,并且推板借助自身的滑动可以实现靠近或远离夹具,推板上设置若干组插针,每组插针对应一个待测传感器,并且插针电连接检测器,当插针穿入待测传感器后,一旦对待测传感器通电,检测器就能检测到待测传感器是否为合格品。当推板进行滑动后,就可以实现多个待测传感器同时得到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申科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申科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140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化炉加料溜槽
- 下一篇:一种用于预制小箱梁式隐盖梁的预应力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