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整机底部支撑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108230.2 | 申请日: | 2022-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02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学新;叶飞;顾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富士精工电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00 | 分类号: | H02K5/00;H02K11/20;H02K11/30;H02K5/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姚健 |
| 地址: | 215235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整机 底部 支撑 机构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机整机底部支撑机构,分别包括底板和浮板,浮板的顶面活动安装有电机本体,底板的顶面安装有一组导向杆,浮板的内壁与一组导向杆滑动连接,浮板与底板的相对表面之间安装有两组对称设置的联动组件,底板与浮板的相对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垫囊,垫囊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监测组件,每个联动组件的端口均与垫囊固定连通,底板的表面安装有两对称设置且与电机本体配合的束箍机构,浮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与电机本体配合的通风模组。本申请通过设置的气压探头、电磁阀和垫囊等结构的设置,使本装置能够高效完成电机整机的支撑和限位作业,且本装置在支撑作业时,气压探头能够对电机的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进行侧面辅助监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整机底部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和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震动,从而产生一定的噪音,而电机所用的支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随电机产生的震动一并震动,长此以往,容易损坏其他的机械零件,因此,现有的支撑装置存在结构死板,无法对震动进行缓解和中和,无法降噪的缺点,长时间震动对电机本身会产生一定损伤,降低了电机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公开号为CN210927301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电机用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机座,电机座的电机腔下方设有减震单元,减震单元具有减震板、第一缓冲杆、第二缓冲杆和缓冲板,第一缓冲杆和第二缓冲杆上分别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结构简单新颖,实用性强,在减震板和缓冲板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利用这种结构,可以对电机产生的震动进行双层缓解中和降低震动产生的噪音,避免长时间震动对电机本身以及其他机械零件产生一定损伤,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但是上述支撑装置在支撑时不能对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行辅助监测,且上述支撑装置在支撑时的减震方式较为单一,因而避震和降噪效果有限,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整机底部支撑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现有支撑装置在支撑时不能对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行辅助监测及现有支撑装置的避震方式单一降噪效果有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电机整机底部支撑机构,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
分别包括底板和浮板,所述浮板的顶面活动安装有电机本体,所述底板的顶面安装有一组导向杆,所述浮板的内壁与一组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浮板与底板的相对表面之间安装有两组对称设置的联动组件,所述底板与浮板的相对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垫囊,所述垫囊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监测组件,每个所述联动组件的端口均与垫囊固定连通,所述底板的表面安装有两对称设置且与电机本体配合的束箍机构,所述浮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与电机本体配合的通风模组。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联动组件分别包括与浮板固定连接的铰座和与底板固定连接的鼓气筒,所述鼓气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座,所述活塞座的端面固定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铰座的相对表面之间铰接有连杆,所述鼓气筒的尾部固定安装有进气支管,所述进气支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单向进气阀,所述鼓气筒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送气管,所述送气管的另一端与垫囊固定连通,所述送气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单向排气阀,所述活塞杆的周侧面套设有第一抗压弹簧。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塞座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与鼓气筒配合的密封胶圈,所述鼓气筒的轴线与导向杆的轴线垂直。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杆的周侧面套设有第二抗压弹簧,所述第二抗压弹簧设置于底板与浮板的相对表面之间。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监测组件包括与垫囊固定连通的通气管和与垫囊固定连接的气压探头,所述气压探头的监测端延伸至垫囊的内部,所述通气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气压探头和电磁阀的数据端均与电机本体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富士精工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富士精工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082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