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力管运输的管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95281.6 | 申请日: | 202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01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石朋飞;曹子健;卢芬芬;田俊红;王清政;周瑞涛;冯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鄢陵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B65D81/113;B65D85/20 |
代理公司: | 许昌豫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0 | 代理人: | 韩晓静 |
地址: | 4612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力 运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管运输的管枕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管枕单元,管枕单元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下枕座,下枕座上方设置有上枕座,下枕座顶端和上枕座底端分别设置有下弧形托座和上弧形托座,底座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顶端和空腔顶壁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支撑板底端和空腔底面之间设置有竖直的椭圆板,椭圆板连接有转轴,转轴连接有驱动电机,支撑板顶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杆,空腔顶壁和下枕座上开设有通孔,连接杆顶端穿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弧形抵压板,下弧形托座上开设有通槽,弧形通槽与通孔之间连通;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可灵活调整、适应性强、稳定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缆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管运输的管枕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管是电线的架设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主要用于套装电线,以免电线直接裸露到外面造成伤害,影响电线的正常使用,在电力电缆管道施工规范中要求,电力管在装卸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厂家要求,要轻抬轻放严禁抛掷,运输时必须使管子固定,减少振动,防止碰撞,避免造成管材的变形和变质,影响管材的质量,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管枕用于在运输时对电力管进行固定。
其中,在具体使用时,由于电力管具有不同的尺寸大小,如在电力电缆规程中规定,选用电力管的直径应满足要求,一般为电缆外径的1.3-1.6倍,对于不同的电缆则需要不同直径的电力管,现有技术中的管枕中间的用于固定管材的空间是固定的,管枕灵活性不够,适应性不强,对于不同尺寸大小的管材则需要采用不同的管枕,尤其是在运输管材时,需要配置多种管枕,导致使用不便同时运输成本较高。
所以,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用于电力管运输的管枕装置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电力管运输的管枕装置,可灵活调整固定管材空间的大小,同时保证管材固定的牢固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电力管运输的管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管枕单元,所述管枕单元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下枕座,所述下枕座上方设置有上枕座,所述下枕座顶端和上枕座底端分别设置有相适配地下弧形托座和上弧形托座,所述下枕座和上枕座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和空腔顶壁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支撑板底端和空腔底面之间设置有竖直的椭圆板,所述椭圆板连接有转轴,所述椭圆板通过转轴可转动设置在空腔内,所述转轴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椭圆板转动推动支撑板上下移动,所述支撑板顶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空腔顶壁和下枕座上开设有可供连接杆通过并上下移动的通孔,所述连接杆顶端穿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弧形抵压板,所述下弧形托座上开设有可容置弧形抵压板的弧形通槽,所述弧形通槽与通孔之间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下弧形托座和上弧形托座分别设置为半圆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管枕单元设置为一组时,所述下枕座和上枕座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耳板,所述安装耳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下枕座和上枕座通过固定孔和螺栓螺母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管枕单元在水平方向上设置为多组时,位于两侧的下枕座和上枕座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安装耳板,所述安装耳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下枕座和上枕座通过固定孔和螺栓螺母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和管枕单元在竖直方向上叠加设置有多个时,所述底座两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上枕座两侧顶部设置有开设有固定孔的安装耳板,位于上方的底座和下方的上枕座通过固定孔和螺栓螺母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弧形托座、上弧形托座和弧形抵压板的表面上分别固定设置有防滑缓冲垫。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底端和空腔内部底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椭圆板宽度相适配地限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鄢陵县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鄢陵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952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烟雾传感报警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废气脱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