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测流车铅鱼沉底检测装置及河道测流车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89679.9 | 申请日: | 202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35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万熠;夏新雲;田超群;王泉钧;王森;梁西昌;侯嘉瑞;韩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1/00 | 分类号: | G01F1/00;G01P5/00;G01F15/00;G01P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任欢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测流 车铅鱼 沉底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测流车铅鱼沉底检测装置及河道测流车,涉及测流车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河道测流车铅鱼沉底检测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铅鱼沉底检测的灵敏性以及准确性,具体方案如下:包括外壳、转动设置在外壳内用于支撑吊绳的滑轮以及固定设置在外壳底部内侧的微动开关,所述外壳两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用于辅助滑轮上下移动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竖向设置,所述滑轮轴向上的两侧通过转轴与安装孔活动连接,每个转轴上分别套设有一个触发器,所述微动开关位于触发器的正下方,所述微动开关与测流车上的控制箱连接,触发器径向上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一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一根竖向设置的弹簧与外壳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流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河道测流车铅鱼沉底检测装置及河道测流车。
背景技术
现有河道测流车常采用铅鱼下沉探测方法对水流进行测量。测流车移动到适宜位置时,放下铅鱼,待铅鱼沉底后,铅鱼位置处安装的泥位仪和测流仪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
发明人发现,为检测铅鱼是否沉底,现有河道测流车通常采用在铅鱼位置处加装拉力传感器,通过拉力传感器数值的突变来判断铅鱼是否已沉底,这种方案因为传感器安装于铅鱼上,与铅鱼一同下水,远离测流车主体,信号传递延迟性高,铅鱼沉底时,不能及时地将信号传递到控制器,从而导致卷扬机不能及时停下,铅鱼沉底后吊绳会继续伸长,不能给铅鱼提供充足的拉力,铅鱼会因自身重力陷入河泥中,从而使得铅鱼无法跟随水流摆动,对测流车测量精度有很大影响,另外安装于铅鱼处的拉力传感器还需要考虑防水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测流车铅鱼沉底检测装置及河道测流车,设置了与控制箱连接的微动开关,在铅鱼下降过程中吊绳可带动滑轮下降,从而利用触发器触发微动开关,当铅鱼沉底时吊绳松弛,滑轮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回位,使得触发器与微动开关分离,微动开关可向控制箱传输信号控制卷扬机的工作,取消了拉力传感器等的设置,解决了现有河道测流车铅鱼沉底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河道测流车铅鱼沉底检测装置,包括外壳、转动设置在外壳内用于支撑吊绳的滑轮以及固定设置在外壳底部内侧的微动开关,所述外壳两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用于辅助滑轮上下移动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竖向设置,所述滑轮轴向上的两侧通过转轴与安装孔活动连接,每个转轴上分别套设有一个触发器,所述微动开关位于触发器的正下方,所述微动开关与测流车上的控制箱连接,触发器径向上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一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一根竖向设置的弹簧与外壳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安装孔为长孔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外壳由两相对设置的U型壳体组成,两U型壳体的开口侧相互邻近,两U型壳体之间具有允许滑轮底部穿过的间距。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转轴的直径与安装孔的宽度相匹配。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触发器的底部为平面结构,所述触发器与转轴之间转动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滑轮的侧壁中间位置上沿其环向开设有用于吊绳限位的凹槽。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连接板水平设置。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河道测流车,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底部的滚轮、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方的顶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设有控制箱、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与控制箱连接,河道测流车铅鱼沉底检测装置固定设置在顶板的底面上,所述卷扬机与吊绳连接,吊绳远离卷扬机的一端从滑轮的上方绕过并与铅鱼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铅鱼上固定设有泥位仪和测流仪,所述泥位仪和测流仪均与控制箱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吊绳为钢丝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896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