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护网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088691.8 | 申请日: | 2022-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11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 发明(设计)人: | 常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成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B65H75/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7 | 代理人: | 夏一鸣 |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灾害 治理 山体 防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体防护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护网;本实用新型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护网,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设置有防护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箱体的左侧,所述转轴的外侧壁焊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前侧啮合有蜗杆,所述蜗杆和蜗轮设置在箱体的内腔,所述蜗杆的顶部焊接有转把,所述转把贯穿箱体的顶部,所述防护机构位于转轴的外侧壁且与转轴相配合,当转轴转动时柔性防护网本体受配重板的重力影响会向下移动,将第一固定柱固定在山底,以此快速完成装置的安装,通过蜗轮和蜗杆之间的自锁性可以增加柔性防护网本体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体防护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护网。
背景技术
传统的山体防护网折叠较为麻烦,工作人员不方便携带山体防护网,同时因山体防护网折叠携带后,工作人员不方便将山体防护网铺设在山体上,并且工作人员不方便将铺设好的山体防护网固定在山坡上,固定山体防护网较为繁琐,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护网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护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护网所述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设置有防护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箱体的左侧,所述转轴的外侧壁焊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前侧啮合有蜗杆,所述蜗杆和蜗轮设置在箱体的内腔,所述蜗杆的顶部焊接有转把,所述转把贯穿箱体的顶部,所述防护机构位于转轴的外侧壁且与转轴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柔性防护网本体,所述柔性防护网本体设置在转轴的外侧壁,所述柔性防护网本体位于箱体的左侧,所述柔性防护网本体远离转轴的一端设置有配重板,所述配重板的底部均匀焊接有两组第一固定柱。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右侧设置在支撑板的内腔,所述柔性防护网本体位于支撑板和箱体的相视侧,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均匀焊接有两组卡块。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均匀开凿有两组卡槽,所述卡槽与卡块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均匀焊接有两组限位圈,所述柔性防护网本体位于两组限位圈的相视侧。
优选的,所述箱体和支撑板的底部均匀焊接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箱体的右侧和支撑板的左侧均开凿有扶手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护网,将第二固定柱插入山顶以此将箱体和支撑板固定在山顶上,旋转转把带动转轴转动,当转轴转动时柔性防护网本体受配重板的重力影响会向下移动,将第一固定柱固定在山底,以此快速完成装置的安装,通过蜗轮和蜗杆之间的自锁性可以增加柔性防护网本体的稳定性;
可以将其他装置上的卡块插入卡槽内,以此将对个装置组合在一起,增加多组装置之间的稳定性,通过扶手槽方便移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护网的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护网的右侧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一种地质灾害治理用山体防护网的右侧剖视图。
图中:1、箱体;11、蜗轮;12、蜗杆;13、转把;14、转轴;2、柔性防护网本体;21、配重板;22、第一固定柱;3、支撑板;31、卡块;4、卡槽;5、限位圈;6、第二固定柱;61、扶手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成,未经常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886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扎口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蜗轮蜗杆结构的受限空间扳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