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模块化人工湿地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81983.9 | 申请日: | 202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38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于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清华德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天津知晓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53 | 代理人: | 曹元媛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模块化 人工 湿地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模块化人工湿地设备,具体涉及人工湿地技术领域,包括湿地框架,湿地框架内设置有上水模块、湿地模块和排水模块,排水模块包括连接框架,连接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连接框架的上方设置有盖板,盖板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进水槽,两个进水槽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移动块,两个移动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方形套管,两个方形套管的底部与一个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该设计使得现有的一体式人工湿地设备通过移动块和刮板的相互配合,将过滤网上的杂质进行刮除清理,不仅能够有效避免一体式人工湿地中排水机构堵塞,同时也能够提升对过滤网的清理效率,打开盖板后无需一一对过滤网进行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湿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式模块化人工湿地设备。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目前在一些一体化式的人工湿地中,所采用的排水模块,通常都是一些上盖板,盖板下面设置有过滤网,用来拦截杂质,从而便于水更好的进行循环,现有的排水模块中过滤网清洁时,需要打开盖板,然后用清洁工具清理过滤网内部,由于现有的过滤网整体长度较长,用清理工具一一清理时较为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一体式模块化人工湿地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模块化人工湿地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模块化人工湿地设备,包括湿地框架,所述湿地框架内设置有上水模块、湿地模块和排水模块,排水模块包括连接框架,连接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连接框架的上方设置有盖板,盖板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进水槽,两个进水槽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移动块,两个移动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方形套管,两个方形套管的底部与一个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移动块的内部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螺纹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连接头,两个螺纹连接头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杆,两个滑杆的顶部与横条的两端插接,横条两端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限位环,且每个限位环均与对应滑杆侧边固定连接,每个移动块顶端的两侧和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水模块包括开设于湿地框架内底部的蓄水腔,蓄水腔的内部设置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的一端与水泵的输入端固定相通,水泵的输出端与分水管道的一侧固定相通,分水管道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湿地模块包括碎石层、位于碎石层上方的土壤层和位于土壤层上方的装饰土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湿地框架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连接框架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每个限位板的底部分别与对应放置槽边缘处的顶部搭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刮板的底部轮廓与过滤网的外部轮廓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水腔内顶部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由薄层不锈钢板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清华德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清华德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819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镀污水混合池的防沉底搅动器
- 下一篇:一种发光高尔夫球洞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