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础防冲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81301.4 | 申请日: | 2022-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23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刚;祝仁广;杨威;余志平;文联勇;汪洋;欧剑锋;张海攀;罗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2 | 分类号: | E02D19/02;E02D5/46;E02B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础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础防冲结构,涉及水利防护技术领域,包括高压旋喷桩;所述高压旋喷桩设于基础前端,所述高压旋喷桩的桩底位于冲刷线以下;所述高压旋喷桩内插入有竖向插筋;所述高压旋喷桩与基础之间没有缝隙;所述高压旋喷桩的顶面不低于基础顶面或地面;采用本方案,在基础即河岸建筑前端施作一排高压旋喷桩,能形成连续的旋喷桩防冲墙,从而减少了基础的埋深和上部结构的体积,达到减小载荷,降低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的效果,且降低了施工难度及其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础防冲结构。
背景技术
在水利、交通等涉河建筑设计时,往往存在水流冲刷作用,为了解决冲刷问题,现今主要采用增加基础埋深的方式。然而埋深增加,无疑要增加主体结构的高度,主体结构多采用钢筋砼结构或砼结构,间接增加了工程成本,同时大体积的砼会增大荷载,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提高,且河道内基槽开挖深度较大,位于水下,无开挖、降水条件或降水、基坑支护难度大,特别是河道、库区水位较高时,围堰施工的难度很大,或河道较狭窄,并没有施做围堰的条件,从而间接增加工程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础防冲结构,采用本方案,在基础即河岸建筑前端施作一排高压旋喷桩,能形成连续的旋喷桩防冲墙,解决了冲刷问题,从而能减小基础的埋深,进而减少上部结构的体积,达到减小载荷,降低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降低地基、基础施工难度,从而减少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础防冲结构,包括高压旋喷桩;
所述高压旋喷桩设于基础前端,桩底位于冲刷线以下;沿所述基础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多个连续相接的高压旋喷桩。
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基础深埋的方式,会增加主体结构的高度,从而导致荷载增大,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提高,且基槽开挖难度大,最终引起成本增加。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基础防冲结构,采用本方案,在基础即河岸建筑前端施作一排高压旋喷桩,能形成连续的旋喷桩防冲墙,解决冲刷问题,从而可以减少基础埋深,进而减少上部结构的体积,减小载荷,降低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并减少上部结构材料用量,同时降低了基坑支护、基坑降水和施工围堰的难度,从而降低成本;对已有建筑基础的防冲处理,能避免基槽开挖对原有地基和基础的扰动,能更好的保护现有建筑;具体方案中,在基础的前端设置连续的高压旋喷桩。高压旋喷桩防冲能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土质地层,连续的高压旋喷桩沿基础纵向布置,且高压旋喷桩相互搭接,即可在基础前端形成一道连续的旋喷桩防冲墙,高压旋喷桩的桩底需位于冲刷线以下,以此保证防冲效果;采用连续相连的旋喷桩,能在外围形成一圈整体的连续旋喷桩防冲墙,进而提高防冲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从而达到防冲目的,采用旋喷桩防冲墙无需增加基础埋深,进而减小了上部结构的体积,减小荷载,降低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降低了地基和基础的施工难度,从而减少成本。
进一步优化,所述高压旋喷桩内插入有竖向插筋;本方案中,在旋喷工艺完成后,需在旋喷桩中心位置压入竖向插筋,从而提高高压旋喷桩的刚度。
进一步优化,所述高压旋喷桩与基础之间没有缝隙;用于保证对基础的防护作用。
进一步优化,所述高压旋喷桩的顶面不低于基础顶面或地面;用于确保基础被高压旋喷桩完全的防护。
进一步优化,所述相邻高压旋喷桩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宜小于300mm。用于确保有足够的搭接长度,起到防冲的效果;高压旋喷桩需位于冲刷线以下的深度应通过自身稳定性计算获取。
进一步优化,所述竖向插筋采用HRB400螺纹钢筋;用于确保竖向插筋能够顺利插入,又能提供足够的刚度。
进一步优化,所述竖向插筋上端低于高压旋喷桩顶面25mm;用于保证竖向插筋有足够的保护厚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813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与围墙结合的风雨管廊
- 下一篇:换热器抽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