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80686.2 | 申请日: | 202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30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熊正茂;张烁;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圣特传感系统(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22 | 分类号: | G01K7/22;G01K1/14 |
代理公司: | 武汉明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1 | 代理人: | 刘璐 |
地址: | 430090 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经济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冷却液 温度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包括内模支架、插针、不锈钢斗和外壳,所述不锈钢斗内同轴开设有变径槽,所述变径槽内设置有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安装在内模支架上并与插针电连接,所述外壳密封连接于不锈钢斗,且外壳远离不锈钢斗的一端形成有外接孔,所述插针远离热敏电阻的一端贯穿外壳并延伸至外接孔内。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结构紧凑,体积较小,符合轻量化设计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以使电子控制单元(ECU)根据接收到的冷却液温度信息,对发动机的喷油时间及点火时间进行修正。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金属头部与冷却液接触,它的内部装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升高或降低时,热敏电阻的阻值随之减小或增大,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也相应变化,ECU接收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后,对发动机的喷油时间和点火时间进行修正,所以,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对发动机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而相关的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大多体积较大,注塑后金属斗内部填充的塑料较多。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符合轻量化设计需求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符合轻量化设计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包括内模支架、插针、不锈钢斗和外壳,所述不锈钢斗内同轴开设有变径槽,所述变径槽内设置有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安装在内模支架上并与插针电连接,所述外壳密封连接于不锈钢斗,且外壳远离不锈钢斗的一端形成有外接孔,所述插针远离热敏电阻的一端贯穿外壳并延伸至外接孔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外壳通过注塑固定安装在内模支架和不锈钢斗上。
进一步,所述热敏电阻上连接有导电引脚,所述导电引脚与所述插针焊接。
进一步,所述内模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电引脚和插针的限位槽。
进一步,所述变径槽远离其开口的一侧的内径较开口处所在的一侧的内径小,所述热敏电阻设置在所述变径槽内径较小的一侧,且热敏电阻的尺寸与变径槽内径较小的一侧的尺寸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所述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结构紧凑,体积较小,符合轻量化设计需求;
2、所述热敏电阻的尺寸与变径槽内径较小的一侧的尺寸相适配,能够快速反馈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
3、采用不锈钢斗,且外壳通过注塑固定安装在内模支架和不锈钢斗上,相较于铜斗及其它连接方式,更利于耐复杂严酷的环境且结构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的部件列表如下:
1、热敏电阻,2、内模支架,3、插针,4、不锈钢斗,5、外壳,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圣特传感系统(武汉)有限公司,未经艾圣特传感系统(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806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酿醋用翻醅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感应钩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