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74336.5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77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斐;焦方龙;姚绪府;王一凡;李明旭;李风辉;孙宁;张晶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斐 |
主分类号: | F16L41/02 | 分类号: | F16L41/02;F16L29/00;A01G2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78 | 代理人: | 杨小梅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中段引流管底部导通连接,所述引流管后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分流管包括固定圈、防回流组件,所述防回流组件均安装于分流管出口处,所述固定圈安装于防回流组件外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避免水流通过,使水流只能一次性流通,避免回流造成上流水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于农业水利工程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针对水稻种植,为了便于水稻种植,大量地区已将原先的土垄引水灌溉的方式修成了水泥渠,即防止了水土流失,又保证了各家各户的水田灌溉。
现有技术仍然存在下列问题:
1.无法有效避免引流后的水倒灌导致上流水源污染;
2.结构强度低、安装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避免引流后的水倒灌导致上流水源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中段引流管底部导通连接,所述引流管后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分流管包括固定圈、防回流组件,所述防回流组件均安装于分流管出口处,所述固定圈安装于防回流组件外端。
进一步的,所述防回流组件包括阀块、阀球、隘道、弹簧,所述阀块安装于分流管内壁,所述阀球安装于阀块左部,所述阀块中间设有隘道,所述弹簧顶端与阀球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底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流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阀块外侧为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管与引流管连接处下方设有凹面。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圈上设有若干螺栓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进行水利工程引流时,枯水期水流较小时,水流容易无法流动倒灌,死水的现象发生,导致死水的现象发生的使细菌以及蚊虫等肆意生长,影响水源质量,通过引流管与分流管的高低差,使分流管引流的水源由于重力无法回流,同时防回流组件能够避免水流倒灌至分流管内,使分流管单向流动减少异物堵塞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引流装置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X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引流管1、固定板11固定孔12、分流管2、固定圈21、凹面22、防回流组件3、阀块31、阀球32、隘道33、弹簧34、固定座35、流通孔3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斐,未经李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743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竹炭板的拼接式防水地板
- 下一篇:一种智能实验品自动浸泡水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