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的执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68165.5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25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嘉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可立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5 | 代理人: | 曾文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接口 执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的执行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转动马达,所述转动马达的转轴上安装有齿轮,设有第一从动齿、第二从动齿、转动杆、信号触发机构、转齿与锁杆;其中,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啮合,所述第二从动齿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齿、所述转动杆啮合;所述转齿设置于所述转动杆的底部,所述转齿与所述锁杆的一端啮合,所述锁杆的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壳体;当所述转齿转动时,所述锁杆可前后移动;所述信号触发机构设置于所述转动杆的两侧,所述转动杆的顶部伸出于所述壳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端口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的执行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经过近10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基础,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规模投放市场,应对日益突出的燃油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加快部署,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同时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汽车节能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未来10年将迎来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目前我国汽车产销规模已居世界首位,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将持续增长,必须抓住机遇、抓紧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汽车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由汽车工业大国向汽车工业强国转变。目前充电端口上使用的安全执行器都是连接单反馈信号的以满足要求,脉冲式执行器,可靠性较差、动作力小、质量管控复杂、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使用寿命低无法满足市场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的执行器,通过多级齿轮的相互配合,使其增加扭力;同时实现了锁止与解锁的信号判定;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安装及拆卸方便,适用更多车型端口的执行器,再次,还设有手动解锁的旋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的执行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转动马达,所述转动马达的转轴上安装有齿轮,设有第一从动齿、第二从动齿、转动杆、信号触发机构、转齿与锁杆;其中,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啮合,所述第二从动齿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齿、所述转动杆啮合;所述转齿设置于所述转动杆的底部,所述转齿与所述锁杆的一端啮合,所述锁杆的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壳体;当所述转齿转动时,所述锁杆可前后移动;所述信号触发机构设置于所述转动杆的两侧,所述转动杆的顶部伸出于所述壳体。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转动杆的一侧设有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啮合;所述扇形齿轮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当所述扇形齿轮转动时,所述凸起可与一侧的所述信号触发机构连接,或与另一侧的所述信号触发机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信号触发机构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弹片开关与第二弹片开关;所述第一弹片开关、所述第二弹片开关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动杆的两侧;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一弹片开关相抵接,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弹片开关相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锁杆的一端的表面设有齿条,所述转齿与所述齿条啮合。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壳体外还设有旋块,所述旋块与所述转动杆顶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弹片开关或所述第二弹片开关的开启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壳体的内周缘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级减速,加大了输出扭力,采用双反馈信号开关分别检测锁块上锁状态及解锁状态;
2、壳体采用一体式的防水结构防水处理,保证产品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可立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可立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681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