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风压蜗壳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62472.2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73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嵊州澳利亚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沈佳迎 |
地址: | 312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灶风机领域,特指一种高风压蜗壳,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围板,围板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并共同构成蜗壳本体;蜗壳本体出风口第一内侧角为92‑95°,第二内侧角为75‑78°,第二内侧角更靠近蜗壳本体中心;出风口的第二内侧角外为弧形的蜗舌,蜗舌的半径为R12到15mm。采用上述方案后,降低了蜗壳噪音以及提高了蜗壳内的空气动力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灶风机领域,特指一种高风压蜗壳。
背景技术
油烟机或集成灶皆通过风机进行吸排油烟,其中,蜗壳作为风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将由叶轮出口处被甩出的气体由蜗壳导向机壳出口,并在这过程中,使气体从叶轮处得到的动压能一部分转化成静压能,形成一定的风压。
蜗壳本身的结构决定了气流产生的动力性能和噪音大小,为了降低蜗壳噪音以及提高空气动力性能,本发明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高风压蜗壳,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风压蜗壳,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围板,围板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并共同构成蜗壳本体;
蜗壳本体出风口第一内侧角为92-95°,第二内侧角为75-78°,第二内侧角更靠近蜗壳本体中心;
出风口的第二内侧角外为弧形的蜗舌,蜗舌的半径为R12到15mm。
蜗舌用于防止气流回流,第一内测角和第二内侧角的设计可以扩大风压。
进一步,蜗壳本体两侧的围板上各设置有支架,支架用于固定蜗壳本体。
进一步,蜗壳的外侧弧形圈边符合对数螺旋线。
进一步,第一内侧角为92°,第二内侧角为78°。
进一步,蜗舌的半径为15mm。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蜗舌的合理设计防止气流回流,减少噪音;对出风口进行进行特定的扩压设计使气流加速排出,以提高排油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之二;
标号说明
左侧板1,右侧板2,围板3,支架4,
第一内侧角a,第二内侧角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高风压蜗壳,用于集成灶或者油烟机的风机组件中,其本体主要通过左侧板1、右侧板2、围板3围设而成,本体两侧的围板3上各设置有支架4,支架4用于固定蜗壳本体。
其中,左侧板1、右侧板2的中间设置有用于安装风机的通孔,在蜗壳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形成两个内侧角,相对位于本体外围的为第一内侧角a,相对位于本体内部的为第二内侧角b,由于气流的惯性作用,第一内侧角a处的气流方向本身存在偏斜,因此将该角度的取值范围设计成92-95°,其中92°为最优角度,而同时考虑到蜗壳本体截面积沿气流方向不断增大,风机静压也不断增大,为了有效利用这部分能量,对第二内侧角b进行扩压设计,使其取值范围为75-78°,其中78°为最优角度。
蜗壳内气流的流动十分复杂,气流不断经风机的叶道进入蜗壳,流场分布不均,蜗壳内壁型线设计不仅对蜗壳内流动损伤有直接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气体动力性能,而气体微团的运动轨迹遵循对数螺旋线,因此将蜗壳外壳围板3所处的侧面设计成符合对数螺旋线规则的曲线,可以有效对气流进行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嵊州澳利亚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嵊州澳利亚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624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机上支撑辊自动除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一水肌酸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