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料的综合加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62001.1 | 申请日: | 2022-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75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周荣启;杨建平;王宏斌;侯军;郑冠捷;马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2 | 分类号: | F23C10/2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崔方方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综合 加料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料的综合加料系统,属于锅炉加料领域。本实用新型利用储存在渣仓内的炉渣作为床料源,不用新建专用床料仓。基于渣仓高度,在渣仓侧底或底部开孔连接炉外落料管,在锅炉旁的渣仓同侧位置设有炉侧地坑,落渣管的出料口通向炉侧地坑。炉侧地坑内设有床料斗提机,床料斗提机将地坑内炉渣提升之后落入斗提机顶部料斗,料斗下部连接炉内落渣管。通过炉内落渣管,将料斗内的床料自流添加进炉膛,完成床料的添加。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简单可靠,两条落料管均为自流式,不需要人工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加料领域,尤其是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料的综合加料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维持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床料位稳定,需要在锅炉运行前注入启动床料。若采用低灰分燃料,还需要在锅炉运行过程中不断添加床料以补充料位高度。
传统的床料添加有以下几种方式:一、人工添加,采用“肩挑背扛”的方式,将床料搬运至炉内的床料添加口。此方式系统配置最为简单,无需任何机械手段。缺点也显而易见,需耗费大量的劳动力。二、通过给煤机添加,首先通过输煤皮带,将床料运入煤仓,然后从煤仓出口落入皮带式给煤机,通过给煤机皮带送入炉膛。该方式全流程可满足机械化操作要求,避免了人工劳动。缺点是若运行过程中添加床料,需要将输送床料的给煤机及对应原煤仓、皮带清空,否则床料会混入燃料中。
三、通过气力输送装置添加,利用气力输送装置,将床料仓内的床料直接通过正压或负压的气力管道,送入炉内的床料添加口。该方式全流程可满足机械化操作要求,避免了人工劳动。缺点是气力输送设备对床料的类型、粒径、密度等参数均有较高要求。否则极易造成设备故障和管道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料的综合加料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料的综合加料系统,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和渣仓,渣仓的顶部设有落料管,落料管的进口处连接有渣仓斗提机的顶部;
渣仓的侧方或底部开设有通孔,通孔连接有炉外落料管,炉外落料管的出口端通向炉侧地坑;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侧上贯穿有炉内落料管,炉内落料管的落料端通向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的炉床,炉内落料管的来料端位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外侧且连接有床料斗提机,床料斗提机的底部位于炉侧地坑的一端。
进一步的,渣仓的底部开设有泄渣口,渣仓的顶部设有排气过滤器和压力释放阀。
进一步的,渣仓斗提机的来料端设有炉渣输送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炉渣输送设备为链式或皮带式的。
进一步的,炉外落料管与水平面倾角高于50°。
进一步的,炉外落料管上设有用于调节落渣流量的插板门。
进一步的,炉内落料管上设有用于调节落渣流量的插板门。
进一步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设有密封风管道,密封风管道的末端与位于插板门后的炉内落料管的尾段相连通。
进一步的,炉侧地坑上侧设有顶盖。
进一步的,渣仓的落料管内壁和炉外落料管的内壁均由氧化铝内贴陶瓷或高锰合金钢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620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