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均匀给药的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56770.0 | 申请日: | 2022-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93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石斌;王德伟;李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奥弗医疗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M3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匀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均匀给药的引流管,包括插入端设有一组第一导流孔的外导管、和一端插入外导管内的内导管,外导管另一端密封连接套座,套座插接配合转接部,转接部上连接给药管嘴,内、外导管之间还设有中导管,给药管嘴连通设在中导管壁体上的一组引导通道,每个引导通道均沿中导管轴向设置且均匀分布在其壁体中;中导管插入端部设有一组与引导通道对应连通的第二导流孔。本实用新型通过给药管嘴注入液体药物,经引导通道和第二导流孔,从第三导流孔流出,使药物均匀分布在外导管1插入端的周侧面上,实现均匀给药目的,使药物更加充分的作用在创面上,避免了给药不均匀、不及时情况,同时也减少药物的不必要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腹腔均匀给药的引流管。
背景技术
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如尿管、胸腔积液引流管和腹腔积液引流管等。
为了促进伤口复原修复,除了需要导出体液外,还需要进行换药和冲洗,现有的引流管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腹腔手术伤口创面的愈合时,由于腹腔的器脏容易移动,使创面位置也发生了小的移动,导致给药位置与创面位置往往不匹配,药物不能及时、充分且均匀的达到创面位置,这样就造成了药物无法充分利用,影响患者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均匀给药的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均匀给药的引流管,包括插入端设有一组第一导流孔的外导管、和一端插入外导管内的内导管,外导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套座,套座插接配合转接部,转接部上连接给药管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导管之间还设有中导管,所述给药管嘴连通设在中导管壁体上的一组引导通道,每个引导通道均沿中导管轴向设置且均匀分布在其壁体中;中导管的插入端部设有一组与引导通道对应连通的第二导流孔。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部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套座设有第二定位部,第一、第二定位部相互插接定位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为一组圆周均布的凸起,所述第二定位部为一组与第一定位部匹配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部外露端还密封螺接连接帽,连接帽轴向设有接管,接管一端外伸并与外接管插接配合、另一端设在连接帽内并与内导管插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流孔沿中导管径向均布。
进一步地,所述外导管上设有与第二导流孔一一对应的第三导流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导管的管身上通过摩擦阻尼的形式连接用于防导管脱落的软质定位片。
进一步地,所述中导管插入端还固定连接半球状的导向头。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的有益效果:
1、本方案中药物通过均布在中导管壁体中轴向设置的引导通道,经第二导流孔均匀作用在创伤面上,避免了给药不均匀、不及时的情况;同时也减少了药物的不必要浪费。
2、第一、第二定位部采用凹凸的插接定位配合结构,使中导管拔出后与外导管再次配合仍能保持相对位置,保证第二导流孔和第三导流孔对通,不影响药物供给。
3、连接帽的设置,方便外接管与内导管的快速连接和更换。
4、摩擦阻尼的形式连接软质定位片,方便了在使用过程中软质定位片轴向移动定位,同时,软质定位片接触患者皮肤,减少刺激,易于贴附皮肤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奥弗医疗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奥弗医疗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567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芬顿和低压电絮凝及电催化氧化的污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刷架分舵式点焊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