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灭火器喷管手持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55458.X | 申请日: | 2022-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06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胡贞强;郜卫东;宋合财;范景福;徐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13/76 | 分类号: | A62C13/7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宋元松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火器 喷管 手持 辅助 装置 | ||
一种灭火器喷管手持辅助装置,安装在灭火器主体和灭火器喷管之间;包括有环形箍、喷管连接环和伸缩杆;所述环形箍环箍在灭火器主体的上部,在环形箍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竖向卡槽;所述喷管连接环安装在灭火器喷管上、靠近端部位置处;在喷管连接环上、面向灭火器主体一侧倾斜连接有连接短杆,且在连接短杆的上端设置有顶部球形端头;所述伸缩杆的下端设置有底部球形端头,伸缩杆的上端卡在竖向卡槽中;所述底部球形端头与顶部球形端头之间通过卡套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局限于单人作业范围,且容易对人产生伤害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灭火器喷管手持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单人手持喷管作业,传统方法只能人工手持喷管前端进行喷洒作业以及手持前端进行固定,该方法局限于单人作业范围,并且在手持前端进行操作时容易对人产生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灭火器喷管手持辅助装置,要解决传统的局限于单人作业范围,且容易对人产生伤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灭火器喷管手持辅助装置,安装在灭火器主体和灭火器喷管之间;包括有环形箍、喷管连接环和伸缩杆;所述环形箍环箍在灭火器主体的上部,在环形箍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竖向卡槽;所述喷管连接环安装在灭火器喷管上、靠近端部位置处;在喷管连接环上、面向灭火器主体一侧倾斜连接有连接短杆,且在连接短杆的上端设置有顶部球形端头;所述伸缩杆的下端设置有底部球形端头,伸缩杆的上端卡在竖向卡槽中;所述底部球形端头与顶部球形端头之间通过卡套连接。
优选的,所述环形箍由橡胶带支撑或者由不锈钢带制成。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为橡胶块;所述竖向卡槽槽口宽度小于竖向卡槽的槽内宽度;所述竖向卡槽槽口宽度比伸缩杆的端部直径小1mm~3mm;所述竖向卡槽的槽内宽度与伸缩杆的端部直径相适应。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有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内套管插接在外套管的下部,且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可调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短杆由下而上逐渐向靠近灭火器主体一侧倾斜,且连接短杆与喷管连接环的夹角为30°~45°。
优选的,所述卡套包括有套筒、上环形卡板和下环形卡板;所述套筒的长度大于顶部球形端头的直径与底部球形端头的直径之和;所述上环形卡板连接在套筒的顶边内侧,并且上环形卡板的内径小于底部球形端头的直径;所述下环形卡板连接在套筒的底边内侧,并且下环形卡板的内径小于顶部球形端头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单人手持,伸缩杆侧长度能够调节,相比于手握喷管前端,喷洒作业的作业范围扩大,能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和减少作业人员的来回移动。
2、本实用新型的灭火器在操作人员使用时,能够手持伸缩杆末端站在离火源较远的距离,可大大增加作业人员的安全距离,有效保护作业人员手部和作业人员自身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灭火器喷管手持辅助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灭火器喷管手持辅助装置收纳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杆与灭火器喷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杆与灭火器喷管的节点结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杆与灭火器喷管的节点结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554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加工用高温消毒罐
- 下一篇:一种人工投料的防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