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纤窗纱用涂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48169.7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13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崔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津武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4/00 | 分类号: | B05B14/00;B05B15/00;B05B9/04 |
代理公司: | 河北向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62 | 代理人: | 张保健 |
地址: | 053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窗纱 用涂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玻纤窗纱用涂塑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开设有贯通的进料口,进料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箱,进料箱的底部通过落料口和箱体连通,回料槽,回料槽和箱体固定连接,回料槽通过回料口和箱体连通,喷涂机构,喷涂机构包括物料泵和多个涂料管,物料泵安装在箱体的侧壁上,物料泵通过抽料管和箱体的底部连通,物料泵通过送料管和多个涂料管连通,涂料管连通有多个喷头,刮料机构,刮料机构包括电机和转杆,转杆转动连接在回料槽的内部,电机安装在回料槽的侧壁上,电机的输出端和转杆固定连接,转杆的外围固定连接有毛刷,辅助刮料机构,其涉及涂塑装置技术领域,便于较为全面的对玻纤窗纱进行涂塑,同时涂塑较为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纤窗纱用涂塑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玻纤窗纱材质是玻璃纤维、PVC组成,编织及工艺是采用玻璃纤维单丝涂塑工艺,平织,加热,定型而成,在玻璃窗纱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涂塑装置对玻璃纤维进行涂塑,涂塑即将聚氯乙烯或其他热塑性成膜物的胶浆施于织物的工艺,涂膜具有耐低温、耐冲击、耐磨、耐湿热、耐盐雾、耐拉、耐酸碱、耐老化、耐高压、耐化学品、耐候性优良等性能,可延长玻纤窗纱的使用寿命,在对玻璃纤维进行涂塑的过程中物料玻璃纤维表面沾染的物料较多,可能会有物料滴落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需要对滴落的物料进行回收,同时玻纤窗纱的涂塑的均匀性是涂塑加工的一个重要指标,其直接影响了玻纤窗纱的美观度,并且对其耐热等性能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其性能不均匀会影响玻纤窗纱的使用寿命。
在公开的现有技术中部分涂塑装置实现了对物料的回收利用,如专利公开号为CN213825597U的一种玻纤窗纱加工用涂塑装置,通过装料机构和涂塑辊机构的配合,使玻纤窗纱上的物料不易滴落,通过水泵可抽动箱体内的物料至回收管内,其实现了对物料的回收,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但是其使用涂塑套将装料辊漏出的物料涂装在窗纱的表面,物料的漏出量和漏出速度较难控制,并且涂塑套和窗纱之间的接触不充分,导致窗纱的涂塑均匀性较低,影响玻纤窗纱的涂塑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纤窗纱用涂塑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涂塑较为不均匀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纤窗纱用涂塑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开设有贯通的进料口,进料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箱,并且进料箱的底部通过落料口和箱体连通,回料槽,所述回料槽和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回料槽通过回料口和箱体连通,喷涂机构,所述喷涂机构包括物料泵和多个涂料管,所述物料泵安装在箱体的侧壁上,所述物料泵通过抽料管和箱体的底部连通,所述物料泵通过送料管和多个涂料管连通,所述涂料管连通有多个喷头,刮料机构,所述刮料机构包括电机和转杆,所述转杆转动连接在回料槽的内部,所述电机安装在回料槽的侧壁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和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外围固定连接有毛刷,辅助刮料机构,所述辅助刮料机构位于刮料机构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辅助刮料机构包括转轴和两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在回料槽的顶端,所述支撑座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有升降块,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两个升降块之间,并且转轴的外围固定连接有毛刷。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杆,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螺杆转动连接在调节槽的内部,所述升降块滑动连接在调节槽的内部,所述升降块和调节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穿过支撑座伸出外界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
再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涂料管分别固定连接在进料箱和箱体的内部,多个所述涂料管分别位于落料口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喷头设置在涂料管靠近落料口的一端,位于落料口同一侧的多个涂料管之间连通。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料槽的顶端与进料箱的内底壁的高度相等,与转杆连接的毛刷转动至最高状态时的顶端和回料槽的顶端高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津武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未经津武玻璃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481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近红外水分仪滤光轮固定旋转装置
- 下一篇: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