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喷砼飘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45349.X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50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萍;秦迎丰;郑毅;徐珊珊;杨金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A01G27/04;E03B3/02;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达恒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9 | 代理人: | 王帆 |
地址: | 6502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 环境 恢复 治理 喷砼飘台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喷砼飘台结构,属于喷砼飘台技术领域;一种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喷砼飘台结构,包括边坡围岩以及浇筑在边坡围岩表面的喷砼飘台;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支撑台和第一支撑柱对喷砼飘台进行支撑,并通过第二支撑台和第二支撑柱对集水槽进行支撑,喷砼飘台和集水槽的稳定性高,通过输水管将储水箱中的雨水引流至喷砼飘台内对表层的营养土进行滴灌,并通过吸水棉绳将集水槽中的雨水引流至喷砼飘台内对深层的营养土进行灌溉,从而可有效提高灌溉质量,延长灌溉时间,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促进植物对水的吸收,进而有效提高喷砼飘台内植物的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喷砼飘台结构,属于喷砼飘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矿产资源及采石场的开采往往会对山体造成较大损伤,出现山体裸露、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扬尘滚石等情况,甚至还存在发生地质灾害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缓解上述情况,促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中,对于因开采而形成的高陡边坡常见的治理方法为削坡,在矿山边坡上由上而下完成阶梯式坡面的削整,并进行阶梯面平整及坡面绿化。
由于边坡较为陡峭,难以对雨水进行储存,直接在边坡上种植植物容易因为干旱缺水而无法存活,因此,目前坡面绿化通常采用在坡面上修建喷砼飘台并种植植物的治理方法,但是目前常用的喷砼飘台结构往往存在对雨水的收集效果较差、水分蒸发快、植物对水的吸收率较低,以及飘台支撑不够容易倾斜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喷砼飘台结构,通过第一支撑台和第一支撑柱对喷砼飘台进行支撑,并通过第二支撑台和第二支撑柱对集水槽进行支撑,喷砼飘台和集水槽的稳定性高,通过输水管将储水箱中的雨水引流至喷砼飘台内对表层的营养土进行滴灌,并通过吸水棉绳将集水槽中的雨水引流至喷砼飘台内对深层的营养土进行灌溉,从而可有效提高灌溉质量,延长灌溉时间,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促进植物对水的吸收,进而有效提高喷砼飘台内植物的成活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喷砼飘台结构,包括边坡围岩以及浇筑在边坡围岩表面的喷砼飘台,所述喷砼飘台内部设置有营养土,且喷砼飘台底部设置有浇筑在边坡围岩上的第一支撑台,第一支撑台下方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位于喷砼飘台外侧,且集水槽与喷砼飘台之间通过吸水棉绳相连通,集水槽底部设置有浇筑在边坡围岩上的第二支撑台,所述喷砼飘台与集水槽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柱,集水槽与边坡围岩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边坡围岩顶部还设置有储水箱,储水箱上连通有输水管,输水管延伸至喷砼飘台内,且输水管上开设有渗水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台的长度略大于喷砼飘台的长度,第二支撑台的长度略大于集水槽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柱上端与喷砼飘台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柱上端与集水槽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块。
优选地,所述集水槽侧壁上端还倾斜安装有收集板,集水槽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口,且排水口略高于喷砼飘台底板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吸水棉绳两端穿过喷砼飘台前后两端的底部与集水槽相连通,且吸水棉绳的中间部分设置在营养土的中下部。
优选地,所述输水管为软管,且输水管位于喷砼飘台内的部分埋设在营养土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支撑台和第一支撑柱对喷砼飘台进行支撑,并通过第二支撑台和第二支撑柱对集水槽进行支撑,喷砼飘台和集水槽的稳定性高,通过输水管将储水箱中的雨水引流至喷砼飘台内对表层的营养土进行滴灌,并通过吸水棉绳将集水槽中的雨水引流至喷砼飘台内对深层的营养土进行灌溉,从而可有效提高灌溉质量,延长灌溉时间,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促进植物对水的吸收,进而有效提高喷砼飘台内植物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453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厨卫防水反坎铝模的夹具
- 下一篇:一种管道压力试验分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