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梁内凹型储油罐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44606.8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73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邱燕华;宋小慧;雷勇;白彩鹏;余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轻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B65D88/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王允辉 |
地址: | 51008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梁内凹型 储油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梁内凹型储油罐,包括基础载台、基础环梁和储油罐体,储油罐体设在基础环梁上,基础环梁设在基础载台上,基础环梁上的一段向着基础环梁的中心方向凹进去,形成了一个凹槽,储油罐体的底面板上且位于凹槽处设有排污口,排污口处设有集油槽,集油槽位于所述的凹槽中,集油槽的槽底部与排污管的一端连接,排污管的另一端伸出到凹槽外。本专利由于在集油槽处,将基础环梁设计成局部内凹的结构形式,使集油槽位于基础环梁以外的凹槽中,排污管不用再穿越基础环梁,避免了排污管穿越基础环梁后,因基础沉降而拉断排污管的问题;还大大方便了安装,为日后的检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油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环梁式储油罐。
背景技术
在工业厂房设计中,由于生产功能的需求,需要在厂区内建立大量储油罐用于储存各种油类产品,油罐排污口是油罐的重要附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排出罐底杂物(如污油、污水等)。以往的排污口做法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油罐排污管从罐壁内侧往上伸出靠泵抽出排污,此种方法缺点为排污不干净,还需要设置排污泵,且不方便检修;另一种是直接在基础环梁内预留排污管套管,此种方法的缺点是埋在环梁内的排污管段与接排污口处管段会产生沉降差,导致排污管拉裂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梁内凹型储油罐。该储油罐不仅能使排污干净彻底还便于后期检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梁内凹型储油罐,包括基础载台、基础环梁和储油罐体,储油罐体设在基础环梁上,基础环梁设在基础载台上,所述基础环梁上的一段向着基础环梁的中心方向凹进去,形成了一个凹槽,所述储油罐体的底面板上且位于凹槽处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处设有集油槽,所述集油槽位于所述的凹槽中,所述集油槽的槽底部与排污管的一端连接,排污管的另一端伸出到凹槽外。
进一步地,集油槽的顶部周边设有环形加强板,所述环形加强板与所述储油罐体的底面板的底部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罐体的底面板为圆形,它是由多块边缘板和多块中幅板拼装焊接而成,所述排污口设在边缘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中幅板拼接成一个左右对称的结构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罐体的底面板上靠近集油槽的一侧向下倾斜形成了一个斜坡,所述斜坡的坡度为1.5%。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罐体的底面板的直径为φ15140mm,所述边缘板设有12块,边缘板的厚度为10mm,所述中幅板设有17块,中幅板的厚度为8mm。
进一步地,所述集油槽与凹槽侧壁的间距为200mm,所述集油槽的中心到凹槽槽口的距离为500mm。
进一步地,所述集油槽为圆柱状,集油槽的外径为φ600mm,集油槽的高度为300mm。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方形槽,所述基础环梁内且位于凹槽的拐角处配有4根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专利由于在集油槽处,将基础环梁设计成局部内凹的结构形式,使集油槽位于基础环梁以外的凹槽中,排污管不用再穿越基础环梁,避免了排污管穿越基础环梁后,因基础沉降而拉断排污管的问题;
由于基础环梁在集油槽处设计成内凹的结构形式,还大大方便了安装,为日后的检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基础环梁的布筋设计中,在凹槽的拐角处配有4根钢筋,以增强基础环梁在凹槽处的承载力。
在集油槽的顶部周边增设环形加强板的设计,不仅能增加集油槽安装的牢固性,还能有效增加集油槽与排污口之间的连接密封性,防止漏油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轻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轻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446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爆高压真空断路器
- 下一篇:一种恒温恒湿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