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UHPC高性能混凝土的桩基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37543.3 | 申请日: | 202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10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吴思雄;曾鑫城;李振浩;戴文斌;陈明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宏实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5/62;E02D5/50;E02D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郭添镇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uhpc 性能 混凝土 桩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UHPC高性能混凝土的桩基,包括桩基本体,桩基本体内开设有用于浇灌混凝土以及插入柱状桩基的灌注腔,灌注腔下侧开设有多个贯穿至桩基本体表面的斜向孔,当桩基本体置于地底内时,被向上拉起时,其自身的重量便可提供一定稳定性,并且求状轮廓的桩基本体相比柱状轮廓的桩基被拉起时,会承受更多的阻力,能够有效的提高房屋或高层建筑对倾倒的抵抗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桩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基于UHPC高性能混凝土的桩基。
背景技术
基桩是一种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增加建筑稳定性的结构,也可将其称为房屋地基,因此桩基关系着房屋建成后的稳固性与安全性,而现有的桩基多呈管状插入地面,但在插入时需要先通过打夯机或钻孔打出一个深坑才可将管状桩基插入地面从而达到相应的效果,但在发生自然不可抗力事件或其余事件造成房屋倾斜倾倒时,基桩容易随着房屋的倾斜倾倒而被拔出,并无法提供有效的纵向限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UHPC高性能混凝土的桩基,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UHPC高性能混凝土的桩基,包括桩基本体,所述桩基本体内开设有用于浇灌混凝土以及插入柱状桩基的灌注腔,所述灌注腔下侧开设有多个贯穿至桩基本体表面的斜向孔。
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桩基本体的下端面以边沿为起点往中心处逐渐向内凹陷。
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灌注腔的上下两端均呈扩口状设置。
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斜向孔与灌注腔相连通的一端与灌注腔的底面之间具有间距。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当桩基本体置于地底内时,被向上拉起时,其自身的重量便可提供一定稳定性,并且求状轮廓的桩基本体相比柱状轮廓的桩基被拉起时,会承受更多的阻力,能够有效的提高房屋或高层建筑对倾倒的抵抗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桩基本体的半剖示意图。
图中:桩基本体1、灌注腔11、斜向孔12、圆弧凹陷面1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基于UHPC高性能混凝土的桩基,包括桩基本体1,所述桩基本体1内开设有用于浇灌混凝土以及插入柱状桩基的灌注腔11,所述灌注腔11下侧开设有多个贯穿至桩基本体1表面的斜向孔1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通过在底面挖坑的方式将桩基本体1置于坑洞内,由于桩基本体1上开设有灌注腔11,在建造房屋时,可将别种类型的管状桩基插入灌注腔11内,通过填充混凝土的方式将管状基桩固定在本桩基本体1内,利用桩基本体1加固管状基桩,该种方式是让桩基本体1配合不同种类的管状桩基使用的;
也可通过在桩基本体1上通过搭设柱状管的方式,随后往柱状管内灌入混凝土,使混凝土填充满灌注腔11以及柱状管内,当浇灌的混凝土冷却凝固后便可与桩基本体1形成成体,为建造的建筑提供有效的稳定效果,而在桩基本体1上搭设柱状管时,可先挖好坑洞后将桩基本体1置于空洞内,便可在浇筑混凝土后省去再次搬运桩基本体1的问题,减少工程量;
并且有必要解释的是,桩基本体1也是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的,而混凝土和采用UHPC的材料混合至混凝土的骨料内一同制成混凝土,基于桩基本体1的浇筑方式,也可先在底面挖出一个类似桩基本体1轮廓的坑再将混凝土倒入该坑洞内形成桩基本体1,也可在坑洞内预先架设柱状管来形成灌注腔11或直接连同柱状管一同浇筑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宏实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宏实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375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