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换热滚筒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31542.8 | 申请日: | 202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10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巨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F28F9/00;F28F9/18;F28F9/26;F28F2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煜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6 | 代理人: | 房海萍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滚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换热滚筒,包括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夹层加固圈,所述夹层加固圈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开口,所述内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法兰,所述法兰的外表面焊接有封板,所述封板的外表面与外筒体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的外表面设置有转轴,所述封板的侧表面设置有开孔。通过上述结构,封板组装焊接完毕后进行耐压试验时,可以通过开孔对内筒体进行观察检查,内外筒体之间设计较小的夹层加固圈,介质容量小,承压较大,换热效果好,且通过车削的外筒体,筒体的直线度和径向跳动性质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滚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换热滚筒。
背景技术
目前换热滚筒内部有数道加强圈,外在表面形状为平板式或碟型封头形状,全封闭,由于是组装的,整个筒体组装结束焊接完毕后需进行整体试压,检查外部是否泄漏,在这个过程中,内筒体常常容易被气压压扁,但是无法发现,机器高速运转时,会带来织物打皱,产生较大的扭矩,造成装置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新型换热滚筒,封板组装焊接完毕后进行耐压试验时,可以通过开孔对内筒体进行观察检查,内外筒体之间设计较小的夹层加固圈,介质容量小,承压较大,换热效果好,且通过车削的外筒体,筒体的直线度和径向跳动性质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具有上述一种新型换热滚筒,包括:
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夹层加固圈,所述夹层加固圈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开口,所述内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法兰;
所述法兰的外表面焊接有封板,所述封板的外表面与外筒体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的外表面设置有转轴,所述封板的侧表面设置有开孔。
根据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滚筒,所述内筒体、外筒体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内筒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内加固圈,用于增加内筒体的抗压能力。
根据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滚筒,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空腔连通,所述连接管呈T形且内部设置有挡板,用于使转轴的动力传递可以直接传递至内筒体。
根据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滚筒,所述转轴通过螺栓与法兰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强筋板。
根据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滚筒,所述外强筋板的右表面与封板固定连接,所述外强筋板左右对称分布。
根据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滚筒,所述封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内强筋板。
根据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滚筒,所述开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左右分布,用于观察内筒体是否出现变形。
根据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滚筒,所述内筒体、外筒体的材质为304不锈钢,所述内筒体的厚度大于4.75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换热滚筒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换热滚筒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换热滚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内筒体;2、外筒体;3、转轴;4、螺栓;5、法兰;6、封板;7、开孔;8、外强筋板;9、内强筋板;10、连接管;11、内加固圈;12、夹层加固圈;13、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巨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巨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315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机械屏蔽泵
- 下一篇:一种种苗培育用遮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