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振动扭簧插孔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30620.2 | 申请日: | 202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83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秦大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科创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87 | 分类号: | H01R13/187;H01R13/405;H01R13/6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凯粤智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98 | 代理人: | 罗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插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振动扭簧插孔,包括装配在插孔体中的扭簧片,还包括盖帽及插孔体,所述扭簧片的开口端部设有限位部,所述盖帽与插孔体铆接,所述限位部通过盖帽压合于插孔体的开口端面;高振动L型扭簧插孔,装配简单,易批量生产,单端设有金属或塑料盖帽与金属插孔体铆接而成,这种插孔接触件固定更牢靠、抗振动能力更高,不会因插针反复插拔或车辆在高速运行而发生回转变形,同时大大增加了接触分流面积,避免里面的扭簧片轴向窜动,特别适用于更大电流、更恶劣振动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连接器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振动扭簧插孔。
背景技术
随着高压大电流电连接器的快速发展,当今行业界使用的扭簧插孔簧片多数为螺旋管筒状,两端为开放式自由装配到插孔体内,由于螺旋管筒状为钣金冲压卷圆后扭转而成,造成螺旋管筒真圆度差、两端面平行度差、错边等缺陷,导致车辆在高速振动环境下,轴向不能良好的限位与接触,从而车辆在高速运行时容易出现载流能力小、烧蚀等现象,一旦出现烧蚀,给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虽然一些汽车的连接器解决在车辆高速振动环境下轴向窜动及良好接触问题,但零件结构复杂、零件组合较多,外形也无法进一步缩小,不利于向小型化、轻量化、集成化发展 ;另外零件装配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导致产品合格率及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缺陷,不利于大批量规模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振动扭簧插孔,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振动扭簧插孔,包括装配在插孔体中的扭簧片,还包括盖帽及插孔体,所述扭簧片的开口端部设有限位部,所述盖帽与插孔体铆接,所述限位部通过盖帽压合于插孔体的开口端面。
进一步地阐述,所述扭簧片为双曲面螺旋结构,所述限位部与扭簧片一体成型并向外侧延伸。
进一步地阐述,所述限位部的截面为L形结构或U形结构。
进一步地阐述,所述盖帽包括夹持于扭簧片内壁的内环面及夹持于插孔体外壁外环面,所述盖帽的材料为金属或塑料。
进一步地阐述,所述插孔体外壁设有环形槽,盖帽铆接于环形槽中。
进一步地阐述,所述盖帽及插孔体的内侧壁为内圆锥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高振动L型扭簧插孔,装配简单,易批量生产,单端设有金属或塑料盖帽与金属插孔体铆接而成,这种插孔接触件固定更牢靠、抗振动能力更高,不会因插针反复插拔或车辆在高速运行而发生回转变形,同时大大增加了接触分流面积,避免里面的扭簧片轴向窜动,特别适用于更大电流、更恶劣振动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L型扭簧片插孔的爆炸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U型扭簧片插孔的爆炸视图;
图4为U型扭簧片插孔的剖视图;
图5为U型扭簧片插孔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6为L型扭簧片插孔的剖视图;
图7为L型扭簧片插孔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8为Y型扭簧片插孔的盖帽结构图;
图9为Y型扭簧片插孔的剖面图。
附图标注说明:
1-盖帽,2-扭簧片,3-插孔体,4-环形槽,5-外环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科创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科创精密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306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物料筛选机
- 下一篇:一种电子锁体的拨头复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