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窑炉外循环线自动测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24463.4 | 申请日: | 202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44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余随淅;郭军飞;邓恩林;胡振宇;黄勇平;邵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圣钒科技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2 | 分类号: | G01J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01011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窑炉外 循环 自动 测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窑炉外循环线自动测温装置,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窑炉外循环传输线和匣钵,所述窑炉外循环传输线的循环线支架上设置有对所述匣钵内部进行测温的温度检测机构,所述温度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循环线支架上,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红外测温仪,所述循环线支架上设置有对所述匣钵进行固定的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测温机构配合夹持机构实现对匣钵内物料自动测温的功能,不仅降低了人力测温成本,而且保证测温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窑炉外循环线自动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高温固相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含配料、烧结、粉碎、包装工序。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位于烧结工序的物料在窑炉中进行高温固相化学合成反应后,经冷却后由窑炉外循环线转移至下一工序。出炉后物料的温度对性能和设备有关键性影响,需要实时重点监控,以便作出改善措施。现有条件下,主要由人工手持红外测温仪测试出炉匣钵中物料温度,并记录,这种操作造成人工成本高且易出错,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窑炉外循环线自动测温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炉匣钵中物料温度进行测温时不仅人工成本高而且容易出错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窑炉外循环线自动测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窑炉外循环线自动测温装置,包括窑炉外循环传输线和匣钵,所述窑炉外循环传输线的循环线支架上设置有对所述匣钵内部进行测温的温度检测机构;
所述温度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循环线支架上,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红外测温仪;
所述循环线支架上设置有对所述匣钵进行固定的夹持机构。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装配座和电缸,所述装配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循环线支架上,所述电缸固定安装在所述装配座的顶部,所述电缸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压板,通过设置的电缸和压板可以在测温时将匣钵临时固定住,保证测温的准确度。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在远离所述压板一侧的所述循环线支架上,通过设置的挡板可以将匣钵固定在压板和挡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一侧开设有防滑凸起,提高压板与匣钵接触面的摩擦力,提高夹持机构的紧固效果。
优选的,所述装配座上固定安装有红外线接近传感器,所述装配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电缸受控于所述PLC控制器,所述红外线接近传感器与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实现对匣钵自动的夹紧和松开。
优选的,所述红外测温仪受控于所述PLC控制器,实现自动测温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匣钵的下端相对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凸块,使得相邻的两个匣钵之间存在空隙,便于红外线接近传感器的识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测温机构配合夹持机构实现对匣钵内物料自动测温的功能,不仅降低了人力测温成本,而且保证测温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窑炉外循环线自动测温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窑炉外循环线自动测温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窑炉外循环线自动测温装置中温度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窑炉外循环线自动测温装置匣钵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圣钒科技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内蒙古圣钒科技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244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