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高浓有机废水的膜生物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23550.8 | 申请日: | 202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47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飞;赵乾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无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有机 废水 生物 反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浓有机废水的膜生物反应装置,包括水解酸化池和外置微滤膜装置,水解酸化池的底部安装单孔射流式布水器,水解酸化池的底端设置出水口,且该出水口连通至原水泵入口,原水泵出口连通至外置微滤膜装置的底端进水口,外置微滤膜装置的顶部设置产水口和回水口,回水口连通至气水分离器,气水分离器的顶部出水口连通至水解酸化池的上端,且底部出水口连通至循环泵入口,循环泵出口连通至水解酸化池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外置微滤膜装置截留活性污泥,保证特殊菌群不会随水而流失,控制大分子有机物被截留在水解酸化池中,更容易驯化出特殊菌群,无需人工做大量的日常检测和干预工作,解放人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浓有机废水的膜生物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高浓有机废水是一类有机物浓度高、水质成分复杂的废水,目前针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常规处理工艺是水解酸化+厌氧+好氧生化技术,其中,传统的水解酸化技术如果操作管理不当存在菌群流失和不易培养的问题,影响产水质量,且需要人工做大量的日常检测和干预工作,浪费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浓有机废水的膜生物反应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解酸化技术存在菌群流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浓有机废水的膜生物反应装置,包括水解酸化池和外置微滤膜装置,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底部安装单孔射流式布水器,通过单孔射流式布水器实现底部布水均匀,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底端设置出水口,且该出水口通过管道和阀组连通至原水泵入口,所述原水泵出口通过管道和阀组连通至外置微滤膜装置的底端进水口,水解酸化池内的废水通过原水泵引入外置微滤膜装置,外置微滤膜装置可以完全截留活性污泥,保证特殊菌群不会随水而流失,此外,还控制某些大分子有机物被截留在水解酸化池中,更加容易驯化出特殊菌群,无需人工做大量的日常检测和干预工作,解放人力,所述外置微滤膜装置的顶部设置产水口和回水口,水经外置微滤膜装置过滤后从产水口和回水口流出,所述回水口连通至气水分离器,所述气水分离器的顶部出水口通过管道和阀组连通至水解酸化池的上端,且底部出水口通过管道和阀组连通至循环泵入口,所述循环泵出口通过管道和阀组连通至水解酸化池的底部,大部分的气水在气水分离器的上部排出并接入到水解酸化池上方,不含气的水通过循环泵回流到水解酸化池的底部,循环泵的流量为原水泵的10倍左右,保证了水解酸化池的高上升流态,配合单孔射流式布水器,水解酸化池内水呈高升流态和旋流态,实现了废水和微生物的充分接触,此外,高强度的水力冲刷,活性污泥容易实现颗粒态,高流量的循环水量,减少了高浓度有机物对生化系统的冲击。
进一步的,所述单孔射流式布水器通过管道和阀组连通至鼓风机的出气口,所述鼓风机的出气口还通过管道和阀组连通至外置微滤膜装置的底部进气口,通过鼓风机的鼓气,保证外置微滤膜装置在一个充分混合的状态下运行,防止微滤膜的堵塞。
进一步的,所述原水泵出口和外置微滤膜装置进水口之间的官道上安装格栅,过滤水中的大颗粒物质,防止大颗粒物质破坏外置微滤膜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外置微滤膜装置的产水口通过管道和阀组连通至微滤产水泵入口,所述微滤产水泵出口通过管道和阀组连通至微滤产水箱,所述外置微滤膜装置的产水口还通过管道和阀组连通至清洗水箱。
进一步的,所述微滤产水箱的底端设置出水口,该出水口连通至微滤反洗泵入口,所述微滤反洗泵出口通过管道和阀组连通至外置微滤膜装置的产水口,所述外置微滤膜装置的底端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至调节池,通过微滤反洗泵驱动利用微滤的产水对微滤膜进行反洗,反洗水通过外置微滤膜装置的底端进水口进入调节池。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水箱的底部设置出水口,该出水口通过管道和阀组连通至清洗泵入口,所述清洗泵入口通过管道和阀组连通至外置微滤膜装置的底端进水口,所述外置微滤膜装置的回水口通过管道和阀组连通至调节池,定期对外置微滤膜装置进行清洗,清洗水通过外置微滤膜装置的回水口进入调节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无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无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235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