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乒乓球训练用接球分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014956.X | 申请日: | 2022-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08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 发明(设计)人: | 徐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A63B47/02;A63B67/04 |
| 代理公司: | 陕西铭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87 | 代理人: | 何春兰 |
| 地址: | 330045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乒乓球 训练 接球 分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乒乓球训练用接球分类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底部支撑框下端的多个支架,所述底部支撑框上安装有顶部移动框,且顶部移动框与底部支撑框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隔网,所述底部支撑框内固定安装有隔板,且隔板将底部支撑框内部分为两个收集空间,所述底部支撑框下端固定安装有两个排放管,且两个排放管分别与两个收集空间互通,两个所述排放管的前端侧壁上均连通有输送管。优点在于:可对从左侧、右侧击来的乒乓球进行分开收集,在训练结束后,训练者可根据两个收集空间内的乒乓球数量来判断自身的击球习惯,便于进行后续的战术调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乒乓球训练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乒乓球训练用接球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乒乓球,被称为中国的“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包括进攻、对抗和防守。在单人进行乒乓球训练时,需要借助接球装置对乒乓球进行收集,但现有的接球装置在接球时无法对不同方向打开的球进行分类收集,导致训练者无法得知自身的击球习惯并进行对应的战术调整,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乒乓球训练用接球分类装置。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乒乓球训练用接球分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乒乓球训练用接球分类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底部支撑框下端的多个支架,所述底部支撑框上安装有顶部移动框,且顶部移动框与底部支撑框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隔网,所述底部支撑框内固定安装有隔板,且隔板将底部支撑框内部分为两个收集空间,所述底部支撑框下端固定安装有两个排放管,且两个排放管分别与两个收集空间互通,两个所述排放管的前端侧壁上均连通有输送管。
在上述的一种乒乓球训练用接球分类装置中,所述收集空间的底壁为漏斗形设置,所述输送管从前向后为向上倾斜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乒乓球训练用接球分类装置中,所述输送管前端为密封设置,且输送管的前端上侧壁开设有拿取槽。
在上述的一种乒乓球训练用接球分类装置中,所述顶部移动框内固定安装有竖板,且竖板下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与移动板相配合的移动槽。
在上述的一种乒乓球训练用接球分类装置中,所述顶部移动框下端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板,所述底部支撑框上开设有两个连接槽,且两个连接槽分别与两个连接板相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乒乓球训练用接球分类装置中,所述底部支撑框的右侧壁开设有两个通孔,且两个通孔上均滑动连接有插杆,位于所述顶部移动框右侧的连接板的右侧壁开设有多个插槽,两个所述插杆分别与对应的多个插槽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插杆位于底部支撑框外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通过底部支撑框、顶部移动框以及弹性隔网的配合,可将训练者击打过来的乒乓球进行卸力并收集,避免其四处散落导致拾取不便的问题。
2:通过隔板的设计,可将该装置内部分为两个收集空间,分别对从左侧、右侧击来的乒乓球进行收集,因此在训练结束后,训练者可根据两个收集空间内的乒乓球数量来判断自身的击球习惯,便于进行后续的战术调整。
3:通过排放管与输送管的配合,可将收集的乒乓球输送至乒乓球桌位于训练者一端的下方,便于训练者对收集的乒乓球进行拿取,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4:通过移动板与移动槽、两个连接板与两个连接槽的配合,可根据需要对底部支撑框与顶部移动框的间距进行调节,从而可对两个收集空间的大小进行控制,使其可更好满足不同训练人群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农业大学,未经江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149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