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事故配电系统航插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07979.8 | 申请日: | 202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03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鸿;胡君臣;何元兵;胡学朝;姚宏安;钱志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光明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07 | 分类号: | H01R13/707;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2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事故 配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插领域,且公开了事故配电系统航插,包括头壳体,头壳体的表面插入端设置有凹形区域,头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凹槽组件一,头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孔底板,孔底板的外侧安装有线圈,孔底板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插孔,该事故配电系统航插,头壳体插入插座,通过连接帽与插座进行锁紧,头壳体上凹形区域部分顶端与断路器合闸机械联锁触头产生动作,释放合闸联锁,此时断路器可以进行合闸,当断路器合闸之后,分闸机械联锁触头产生动作,插入凹形区域插销中,使得插头无法拔出,本方案可以有效的防止人员在有电的情况下,对航插进行插拔,产生电火花,对设备及人员产生危害。航插采用独特的凹形区域插销设计,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插领域,具体为事故配电系统航插。
背景技术
航空插头是连接器的,源于军工行业,故得名,简称航插。航空插头是连接电气线路的机电元件,因此其自身的电气参数是选择航空插头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正确的选择和使用航空插头是保证电路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普通航插都无法实现在航插未插入时,断路器无法合闸,断路器合闸之后,航插无法拔出的机械联锁功能。在操作过程中,极有可能产生带电插拔的情况,从而造成“打火”等现象,对设备及人员造成损伤,为此我们提出了事故配电系统航插。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事故配电系统航插,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事故配电系统航插,包括头壳体,所述头壳体的表面插入端设置有凹形区域,所述头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凹槽组件一,所述头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孔底板,所述孔底板的外侧安装有线圈,孔底板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的一侧安装有孔盖板,所述头壳体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帽,所述连接帽的末端安装有电缆罩。
优选的,所述凹形区域包括凹槽组件一以及凹槽组件二,所述凹槽组件一以及凹槽组件二均安装在头壳体的插入端表面,所述凹槽组件一以及凹槽组件二之间的空间形成了凹槽。
优选的,所述凹槽组件一以及凹槽组件二相互靠近的一侧壁面上分别开设有对应槽,所述对应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对应凹槽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挤压块,两侧的挤压块上端均一体成型有凸起,两侧的凸起相互靠近的一侧壁面为斜面。
优选的,两侧的挤压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镶嵌有橡胶块。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事故配电系统航插 ,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事故配电系统航插,头壳体插入插座,通过连接帽与插座进行锁紧,头壳体上凹形区域部分顶端与断路器合闸机械联锁触头产生动作,释放合闸联锁,此时断路器可以进行合闸,当断路器合闸之后,分闸机械联锁触头产生动作,插入凹形区域插销中,使得插头无法拔出,本方案可以有效的防止人员在有电的情况下,对航插进行插拔,产生电火花,对设备及人员产生危害。航插采用独特的凹形区域插销设计,结构简单。
2、该事故配电系统航插,当断路器合闸之后,分闸机械联锁触头产生动作,插入凹形区域插销中时候,其会挤压两侧的挤压块,使得两侧的挤压块向相互背离的一侧移动,直到插入到凹槽的一端位于两个挤压块之间,此时配合凹槽两个挤压块能够进一步的增加固定时候的稳定性,进一步防止人员在有电的情况下,对航插进行插拔。
3、该事故配电系统航插,通过增加了橡胶块,当两侧的挤压块与分闸机械联锁触头接触的时候,橡胶块会与其贴合,进一步增加了贴合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光明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光明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079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卡及支架组件
- 下一篇:一种汽车保养用表面抛光装置